新理念引领新实践
望远者必先登高,行远者必以正道。“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省第十次党代会吹响了坚定地以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的嘹亮号角。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江淮大地上,新发展理念如春风化雨、深入人心,一项项崭新的思路、举措,正落地生根,化为振奋人心的生动实践。
把握时势,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努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进入决战决胜全面小康的新阶段,安徽发展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有基础,推动深化改革、内陆开放有闯劲,实施创新驱动、产业升级有优势,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创造更加美好前景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省第十次党代会对未来发展形势,作出了准确、深刻的判断。
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如何把握时势,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唯有坚定地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坚持统筹协调增强发展平衡性,坚持绿色优先增强发展可持续性,坚持扩大开放拓展发展新空间,坚持共建共享增进群众获得感。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11月中旬,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创新型省份工作领导小组密集出台多份试点方案,以更大力度和气魄,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蓄势待发。
部署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推行公共服务和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制定城市排水防涝三年行动方案,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出台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办法……省第十次党代会以来,省级层面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举措,无不烙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深刻印记。理念一变,天高地阔。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一条符合中央要求、体现时代特征、具有安徽特色的发展之路,正逐渐清晰呈现。
因地制宜,以创造性思路和举措,推动五大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新发展理念的落地,必须在深刻把握其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转化为切合地方实际的思路和举措。
作为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首批创新型城市试点,合肥是全省创新发展的高地。省第十次党代会对加快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出了明确部署。完善“研发—中试—产业化”创新链条,构建“中科(院)系、高校系、(科研)院所系、企业系”四大创新主体竞相发力的格局……合肥尊重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把握各类创新主体的独特需求,针对性地构建完善的政策和制度创新支撑体系,让“创新引擎”强劲运转。
“创新是芜湖最鲜明的城市特征,是芜湖永葆青春活力的核心支撑。 ”“蚌埠最大的优势是创新,最大的潜力也在创新。”在芜湖、蚌埠,创新理念同样深深融入了城市基因。以理念创新为先导,技术、体制、产业等多层次、全方位创新之花灿烂绽放。
对于淮北、淮南、铜陵等资源型城市来说,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才能找准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从“黑金”到“绿金”,淮北市正以争创“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国家创新驱动试验区”为主要抓手,推动“高碳资源低碳利用、黑金城市绿金发展”,勇闯资源型城市转型崛起新路。在淮南,产业、平台、融资、政策、工作等五个方面打出“组合拳”,发力现代农业、深耕文化旅游,“一煤独大”渐成过往。在铜陵,以铜为基,向产业链下游延伸、向高端发展,提升存量、培植壮大增量的发展思路,锻造出熔旧铸新的转型发展“新引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思路,是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的最好体现。
知行互促,凝聚广大干群的深切共识,走出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
理念的每一次深刻变革,总会带来实践的脱胎换骨。大别山区和皖北地区是脱贫攻坚主战场,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理念指引下,扶贫思路更加清晰、有效。阜阳、宿州、六安、安庆等脱贫重任在肩的地市,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健康扶贫、社保兜底扶贫等诸多举措,进一步落细落准落实脱贫攻坚任务。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池州、宣城、黄山等生态环境得天独厚的地市,绿色发展理念成为当地干群的深切共识。一方面,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然生态,把造化给予的珍贵馈赠尽力保护好。另一方面,把“山、水、土、气”的独特禀赋利用好,不断放大生态优势。保护和开发双向发力的思路,正引领当地走出特色鲜明的绿色发展之路。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行之愈笃,知之益明。跨江发展的“钢城”马鞍山,开放发展全方位等高对接苏浙沪;洋溢着敢闯敢干精神的改革热土滁州,在有特色、出亮点、创品牌的改革创新大道上勇往直前;创业创新蔚然成风的皖北古城亳州,聚焦现代中药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打造现代中华药都……在14万平方公里的江淮大地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已经融入广大干群的思想深处。一幅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的宏伟画卷,正徐徐展开。
来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作者:汪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