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 创新发展的安徽领跑(一)
“Hello,Anton.I’m so glad to see you……”9月29号下午,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正式开通,结合“京沪干线”与“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天地链路,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和奥地利科学院院长安东·塞林格成功实现了洲际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项目组成员、中科大教授张军:“ 京沪干线是全世界第一条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也是最大规模的量子通信网络。目前,在量子通信技术这块,我们国家在世界上是处于全面领先地位,不光是技术研发、产品研发、以及产业化应用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 ”
一年多来,让世界“刮目”的不仅仅是量子,自今年1月国家批复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以来,相关科研领域创新成果斐然。
全超导托卡马克东方超环实现了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并且场强达到40T级,是世界上仅有的两台达到这一级别的强磁场装置;科大讯飞智能语音成为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这些世界领先的重大科技进展,彰显着生机勃勃的“安徽力量”。
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 (合肥)科学中心代表国家水平,体现国家意志、承载国家实力,(建设)起步良好,进展稳健,建设越好,成果越多,成果越多也对我们建设科学中心起到助推的作用。 ”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从创新发展“1+6”政策,到“1+6+2”政策,再到科技创新“新十条”等等,我省陆续出台政策,从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资本和金融、制度和政策四个方面加快建设创新发展支撑体系。省科技厅厅长宛晓春:“ 我们要把构建四大创新支撑体系作为建设创新型省份的保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产业需求为目标,以实现科技成果“三级跳”为重点,强化协同集成,加快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
从源头创新、到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再到新兴产业,我省这一全链条式竞争优势更加突出,创新活力、创新能力和创新驱动力大幅跃升。受各项创新政策推动,今年前十个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累计产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9.3%。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对全部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六成,智能语音、平板显示、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处于国际国内一流水平。
安徽在新一轮创新发展中勇立潮头!
省委书记李锦斌:“ 大创新大发展、小创新小发展、不创新难发展。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创新第一动力、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的理念,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动创新发展,加快建设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推动发展由跟跑并跑向并跑领跑转变。 ”
记者手记:
王莹
创新是安徽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遗传基因。我省创新实践起步较早,从2004年建设合肥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开始,先后推进了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和创新型省份建设,全省上下形成了重创新、谋创新、抓创新的浓厚氛围。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称赞安徽“作为科技大省,抓科技创新动作快、力度大、成效明显”,要求我省下好创新“先手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当前,我省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创新已经成为驱动安徽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展示安徽美好形象的“金字招牌”、体现安徽时代发展的鲜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