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形势下审计质量闭环管理体系

16.12.2014  20:20
  •  

    【摘 要】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构建科学的审计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审计工作的效果,以满足党委政府和公众需求,规避审计风险,是各级审计机关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审计质量管理的现状,论述审计质量闭环管理的提出、系统构成、控制重点及保障体系,提出了构建新形势下审计质量闭环管理的建设性思考。

     

    【关键词】 新形势;审计质量;闭环管理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它关乎审计形象,体现审计价值,决定审计工作成败,集中反映审计监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三期叠加”时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对审计工作赋予了更加重要的职责,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对审计期望值的日益增高,全社会民主与法制意识的觉醒和增强,倒逼审计机关不断提高依法审计的水平和质量,推动审计工作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型。新形势下,审计机关必须引入闭环管理理念,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对现行的审计质量管理模式予以改进,通过严格的程序管理、标准控制和绩效评估,构建适应审计发展要求的闭环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审计执法水平和工作质量,最终达到提高审计效果、完善审计功能的目的。

    一、审计质量管理的涵义和现状                                                       

    (一)审计质量管理的涵义。根据国内外审计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对审计质量管理可以做如下定义:审计质量管理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为实现审计工作目标,根据审计质量标准,实施一系列与保障审计质量有关的组织、控制和监督活动,使各项审计管理工作和业务工作按照预定目标和规定程序运作,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二)审计质量管理的现状。审计质量管理作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关键,受到各级审计机关的重视,各地出台了很多较为实际的质量管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效果。但近年来,随着审计监督领域的不断拓展,审计项目和任务逐渐增多,部分审计机关特别是基层审计机关由于人员少,任务重,导致在审计实施过程中重数量、轻质量,从而出现一些质量管理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审计质量管理风险意识不够强烈,审计质量管理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审计质量现场管理不够到位,审计技术手段利用不够充分,审计质量控制机制不够健全,审计成果开发运用不够重视等现象,导致完成的审计项目数量多,打造的精品项目少,少量审计项目质量甚至存在一定的瑕疵和缺陷,审计风险加大。

     

    二、审计质量闭环管理体系的提出及意义

    (一)闭环管理概念。闭环管理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罗伯特•卡普兰(Robert S. Kaplan)和戴维•诺顿(David P. Norton)提出,是现代企业普遍遵循的一种管理模式。其基本原理是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按照时间和工作顺序,通过引入过程反馈机制,实现整个管理链条的闭环衔接。该管理模式由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四个要素组成,处处体现着“ 信息控制———信息反馈———信息控制”的闭环控制原理。

    (二)审计质量闭环管理内容。审计质量闭环管理就是以审计目标为核心,从审计立项到审计实施,从审计管理到审计考核形成一个闭环式的审计管理和监督过程,在任何一个环节都达到制度落实、人员落实、责任落实、工作落实、管理落实、奖罚落实,使审计质量管理过程和管理行为由始而终构成连续封闭的回路,努力打造一个以“行为零缺点、机制零缺陷、执行零漏洞”为主要内容的管理闭环。

    (三)审计质量引入闭环管理的意义。由上可见,审计质量闭环管理实质上是对审计质量进行全过程管理。在该模式中,由始至终围绕“审计目标”来管理审计业务和审计人员,将审计实施过程中的各要素,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整合,着力构建出一个“各成体系、相互联系、首尾连接、循环运行”的闭环模块,从而更好地制定审计质量计划,确定审计质量控制的重点环节和内容,明确审计质量考核的标准、审计质量后评估以及审计质量责任追究等内容,及时发现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改进审计质量的建议,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

    三、审计质量闭环管理的模块设计

    审计质量闭环管理体系由“项目计划编制闭环→审计项目实施闭环→项目执行跟踪闭环→项目效果评估闭环→项目质量考核闭环→审计成效反馈闭环”六个闭环构成。

    如图所示:

     


     

     

         

    (一)项目计划编制闭环。是审计管理的决策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该闭环规定了审计业务工作的范围和方向,明确了审计工作的方向和内容。通过审计项目计划编制环节,合理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覆盖面,充分利用现有审计资源,保证审计工作高质高效地进行。该环节主要解决审计项目随意性、盲目性及约束力不强等问题。

    (二)审计项目实施闭环。是审计管理的关键环节,包括审计准备环节、审计实施环节和审计报告环节。该闭环规定了审计内容、程序和方法,规范了审计项目的操作和流程。通过审计项目实施闭环,对审计过程实施目标、标准、程序、技术、进度和成本的控制,保证审计项目达到预期目的。该环节主要解决审计实施方案编制及执行不力、审计现场控制不严、审计过程规范性不强等问题。

    (三)项目执行跟踪闭环。是审计管理的监督环节。该闭环重点对审计项目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加大对审计项目执行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项目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偏差,随时予以纠正。通过项目执行跟踪闭环,强化审计计划执行的约束性和责任性,全面提高了项目执行的效率。该环节主要解决审计项目执行过程中效率低下、执行力低等问题。

    (四)项目效果评估闭环。是审计管理的检验环节。通过对已经完成的审计项目的目标,执行过程,绩效和影响进行分析,评估项目预期的目标是否达到、依法实施的审计过程是否合理有效、审计成本是否与绩效配比,审计结果是否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及效应。该环节主要解决审计项目质量不高、责任得不到落实等问题,通过分析评估找出项目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为提高审计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水平提出建议,并为未来审计项目提供参考。

    (五)项目质量考核闭环。是审计管理的激励环节,是自我完善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步骤。通过对审计业务质量全面进行跟踪检查,促使审计工作按审计质量标准进行操作,预防或减少审计质量偏差,并根据检查结果,依照有关标准和指标,定期进行总结评比,奖优罚劣。该环节主要解决审计人员敷衍了事、责任心不强问题。

    (六)审计成效反馈闭环。是审计管理的提高环节,是对审计决策、审计控制和审计执行结果的最终检验。通过审计结果是否被有关方面认可并据此实施一系列整改措施,审计建议和意见是否被采纳吸收,审计整改是否到位等,确定审计项目实施的成效。该环节主要解决审计成果利用率不高、审计产品过于粗糙、审计整改不到位等问题。

    四、审计质量闭环管理的控制重点

    (一)项目计划编制环节的控制重点是立项和编制。审计机关应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工作中心,进一步强化项目立项调研,完善审计联系制度,开放社会公众诉求、咨询渠道,建立畅通的信息反馈网络,及时进行搜集、分析、整理,为选择审计项目提供资源保障。加强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审计部门内部之间的经常性沟通联系机制,广泛征求领导机关、宏观管理部门,以及审计系统、机关内部、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年度审计计划能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有效地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着力构建立项决策科学、资源配置合理、执行控制有力的计划管理机制,切实把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和事关审计工作转型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安排之中。同时,还要注重强化计划执行进度管理,严肃计划变更管理,加强计划执行情况的交流和反馈。

    (二)审计项目实施环节的控制重点是执行和控制。该环节可将一个审计项目从审前调查开始到出具审计结果文书所经的各个流转环节和程序绘制成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流程图,突出实施方案、底稿取证、复核审理、审计报告等关键环节,通过制定和执行《审计实施方案审核备案制度》、《审计现场管理制度》、《审计项目审理工作制度》、《重大审计项目集体审议制度》、《审计项目质量抽查制度》等制度,召开审计业务会议等一整套程序、措施加以制约,使审计人员、审计组长、部门负责人、专职复核人员在整个流程中应负的责任得到合理界定。

    (三)项目执行跟踪环节的控制重点是跟踪和问效。可采取总量控制、时效控制、加强督查推进项目执行进度,总量控制即根据每个科室人员状况,将审计任务定量安排到各科室。时效控制即核定每个项目开审时间、审计时间及完审时间。加强督查即由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对审计项目实行日常跟踪,及时了解项目进展。由此层层明确责任,人人落实指标,构筑层级负责的闭环管理责任体系。同时,建立以审计项目台帐为载体的计划执行情况月报制度,加强对审计项目计划完成情况的动态跟踪管理,及时了解和掌握项目实施、审计成效等情况,发现和解决影响审计工作进度和审计目标实现的问题。

    (四)项目效果评估环节的控制重点是标准和应用。审计项目效果评估应逐步建立健全一套既严格遵守国家审计准则和相关规定要求,又兼顾不同类型审计项目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客观、全面地反映审计项目的管理和实施情况,有效促进审计质量的不断提升。审计项目后评估报告经审计机关审查后,应当附上审计项目后评估的必要资料在审计机关内部公开,使审计项目后评估的结果在较大范围内得到应用。决策和计划部门利用项目评估成果完善决策和计划,法制部门利用评估结果完善规章制度,审计组利用评估结果完善审计项目的组织实施,审计人员个人利用评估成果发现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

    (五)项目质量考核环节的控制重点是评价和激励。一方面,建立以审计项目质量为考核指标的导向制度,将审计质量纳入年度目标考核,通过“自下而上”对具体责任人和具体责任部门的考核,构筑层级负责的目标责任体系。另一方面,制定科学、完整的工作绩效考核制度,对审计人员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工作成果、素质能力进行细化考核,客观评价审计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把审计人员的表现、完成任务、项目质量情况与个人奖励、晋升、调级等利益挂起钩来,对表现突出或有特殊贡献的审计人员给予奖励;对玩忽职守,违法乱纪的人员给予惩罚,以奖优罚劣,调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防止和纠正审计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保证审计工作有序、高效完成。

    (六)审计成效反馈环节的控制重点是机制和制度。根据审计成果管理的每一项环节,建立审计整改工作机制、案件查处协作机制、联合审计工作机制、审计结果综合分析制度、信息跟踪、传递、反馈工作制度、审计回访工作机制、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审计项目实施结束后,审计反馈环节各项内容应及时展开,主要包括:成果需求判断、审计产品开发、产品成效跟踪、信息反馈传递、审计成果开发、审计成果的推介、审计成效的宣传,在成效的反馈中,应注意通过多个角度的反馈,判断决策的对错、执行和控制是否到位。如:审计统计是对审计计划完成情况的反馈,审计质量检查和优秀审计项目评比是对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的反馈,审计回访是对审计组执行审计纪律的反馈,评先评优是对审计人员工作成果评价的反馈,审计计划和审计结果的公告是对公众和被审计单位的反馈,促进审计成果的深化利用,实现审计工作成效的最大化。

    五、审计闭环管理的保障体系

    (一)制度保障体系。审计项目质量的制度保障体系,是指由各级人大、政府或审计机关制定的,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的总和,是审计人员从事审计业务的行为规范,也是衡量审计质量的准绳。主要包括审计质量标准、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责任追究和审计项目质量检查、考评制度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各级政府和审计机关应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针对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与现有法规不适应的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审计法规,探索制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审计业务管理制度,为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规范审计行为提供制度保障。同时,逐步建立起一套规范、行之有效的行政管理制度,形成了用制度规范审计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为审计工作转型提供制度支撑。

    (二)技术保障体系。审计项目质量的技术保障体系,是审计机关整合计算机辅助审计、审计项目管理、网络通讯和审计信息数据库等信息技术手段而形成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方法和工作模式的总称。审计机关应按照国家“金审工程”三期的统一部署,继续完善审计管理、审计作业和审计交流三大平台。在财政、税收、社会保障等重要行业和领域开展联网审计,积极探索在审计实践中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查核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切实加强审计现场作业数字化管理,着力构建实时监控、动态监测的在线审计系统,以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保障审计质量不断提升。

    (三)人力资源保障体系。审计业务具有显著的智力密集型特征,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状况对审计项目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为达到审计工作目标,加强审计项目质量的人力资源保证体系显得尤其重要。因此,要着力强化审计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审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探索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建立审计人员职业保障制度,实行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完善审计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努力建设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作风过硬的审计队伍,为审计转型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四)文化保障体系。文化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审计是保证受托责任正确履行的特殊监督机制,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和国家审计职业道德在促使审计人员履行其神圣使命、全面提高审计质量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体系包括:以“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不断加强审计人员思想道德建设;以学习型机关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审计业务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治理“四风”、“三症”、“庸懒散”、“娇骄暮”为重点,切实强化审计纪律作风和廉政建设;以深入开展审计文化创建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审计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刘家义主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

    [2] 刘战平主编. 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

    [3] 史宁安主编. 国家审计项目全面质量管理.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4] 任有泉主编. 审计项目过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研究.北京: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7

    [5] 蔡守宇. 审计项目后评估内涵与实务探讨.审计署网站

    [6] 谢晖. 对完善国家审计人员激励机制的思考.审计署网站

     

                       

    课题执笔人:崔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