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重阳登高节老人迈步复少年 相约明年再来

30.10.2017  09:16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不似春光,胜似春光。10 月28 日上午,第十届“新安重阳登高节”如期举行,来自近40 个家庭的老人从合肥大蜀山脚下出发,头戴小红帽,沿着盘山公路向山顶进军,并欢聚大蜀山顶,在新安晚报、安徽网、大皖客户端记者、志愿者和家人的陪同下共度佳节。

10月28日,参加“新安重阳登高节”的老人们在山顶摆出“九九”图案庆祝佳节。

集合

登高老人提前到现场

当天上午,合肥天气晴好,大蜀山上下风景如画。第十届“新安重阳登高节”在山脚下拉开了帷幕。

早上8:00 还没到,就有老人赶到了集合地点。邱雅丽阿姨住在合肥火车站附近,距离大蜀山森林公园有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程。“我和老伴6:30就起床了,为登山活动做些准备。”她说。

夏玲大姐是带着公公王国湧、婆婆宋汝秀和母亲熊继英一块来登高的,她还带上了自拍杆,方便全家人入镜,“借你们的活动,给老人多照些照片,将来都是珍贵的回忆。”倪晓云、张玙璠夫妇没报上名,但俩人还是一大早就来到了现场,想碰碰运气补个缺。记者经过统计发现,恰好有个家庭有事没来,夫妻俩便替补进来了,“挺开心的,我们就是来感受一下活动氛围,认识一些新朋友。”

当天上午8:30,参加“新安重阳登高节”的家庭陆续到达,组成了一个百人团队,在大蜀山森林公园正门集合。合肥爱益行社会服务中心、蜀山区青阳路社区和新华社区为大家发放了印有“新安重阳登高”的小红帽。大家在山脚下心情大好,在拍摄了大合影后,便兴致勃勃地向山顶进发了。

出发

老人体力不输年轻人

当天的登山队伍里,戴着墨镜、身穿黄色防晒服的“潮”阿姨田小东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虽然76岁了,但她和老伴罗方顺仍健步如飞。“我每天从南七附近走到天鹅湖,一天至少7000步,所以现在身体很好,爬山一点都不吃力。”

75 岁的郭立华老人告诉记者,他以前是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不错,现在还经常去游泳、健身,参加各种活动。“我看到你们联系了蓝天救援队做救援保障,这让我们老年人爬起山来也感到很放心。”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以及安徽警官职业学院的志愿者,也在沿途给登山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登山途中,90 岁的詹乐民老人由孙子孙媳搀扶,两个儿子跟在身后保驾护航。詹老告诉记者,如果全家人出动,得有30 多人了,“在家里,除了过年和中秋,最重要的就是重阳节了,都是全家一起过。”

詹老的孙子告诉记者,爷爷很重视家人之间的亲情,他们每年都乐意陪老人参加新安重阳登高节。

在登山途中,记者碰到第一次参加活动的董桂林和老伴时,发现他们还带着一些“装备”,“我们配了两套演出服,准备到山顶给老人们表演个节目。”董桂林说。

登顶

山顶航拍重阳全家福

28日上午9:10左右,孟祥春成为第一位登上大蜀山顶的老人。孟老已经69岁,攀爬40分钟后的他依旧面不红气不喘。他告诉记者,他老家在六安市舒城县的山区,从小就常走山路,来到合肥后也常到大蜀山登高,“直到现在,每天还坚持锻炼,爬大蜀山对我来说小意思。”

上午10:30 左右,秋日暖阳洒在大蜀山顶,也洒在所有参加活动的老人身上。大家在观景台上俯瞰大湖名城,并拍照留念。稍作休息并观看表演后,老人们还饶有兴致地在山顶排成两个“九”字,面对航拍器一起欢呼招手,让美好瞬间定格成永远的回忆。

为了纪念 此次 活动,每位登高老人都拿到了一本荣誉证书,看着自己努力换来的成果,老人们显得十分高兴。金女士说,这不是她第一次陪父亲金卫国和母亲刘玲登山,“从‘新安重阳登高节’活动开展以来,我家几乎每年都会参加,由我和妹妹轮流陪着两位老人。我们明年还要来。”

当天,在肥热心读者、来自浙江永嘉的陈祖益先生,还为每个家庭提供了一份大米和食用油,“敬老爱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希望可以为老人尽一份心意,也祝他们身体健康、顺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