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民族和历史的大江上 解读新安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27.07.2018  01:38

  央广网黄山7月26日消息(记者徐秋韵、黄山新闻网记者俞靖)新安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和推动下进行的。早在试点伊始,习总书记就指出,“在这个问题上要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浙江、安徽两省要着眼大局,从源头控制污染,走互利共赢之路。

  试点的整个过程,是按照总书记的要求,一步步去实践的,它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皖浙大地的生动写照。

  思想结硕果,惠及亿万人。

  

  水,是人类生存繁衍最重要的资源。关于水,既有诗人歌咏的“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的缱绻,也频频见到无休的争执争斗。特别是跨流域,不管是波平如境,还是惊涛骇浪,或清或浊的水面下,往往都有利益在涌动。

  在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日益影响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大地的当下,新安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成为现象、成为模式,好评如潮,为安徽、为黄山引来注目的眼光,使安徽提出的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有了可资借鉴的实实在在的范本。

  它突破了长期以来人类在水资源领域遇到的三大矛盾,树立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标杆:

  1、为水资源共同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找到了新的解决思路;

  2、为跨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展示出新的光明前景;

  3、为破除污染先排放后治理的顽症,提供了新的根本方法。

  大江东去,新安江这条母亲河,见证了千百年来徽商的繁盛。今天,两岸和上下游的人民,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力量,展开宽阔的胸膛,亲近这片水;张开有力的双臂,拥抱这片水,使新安江再次显现出水清岸绿、人欢鱼跃的美丽景象:这是对子孙后代最好的交代,这是对历史最好的回答。

  站在大江之上,让我们为之点赞!

   二

  泛舟江上,船最讲究的是平稳。

  跨流域生态治理,最关键的也是各方利益的协调,要找到各自的平衡点。

  一些跨流域生态治理过去往往嘴上喊得响亮,实际效果却不佳,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各打各的算盘”、“各留各的后路”,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2011年,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在新安江启动,设置补偿基金每年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3亿元、皖浙两省各出资1亿元。年度水质达到考核标准,浙江拨付给安徽1亿元,否则相反。

  观察皖浙两省“亿元对偿水质”的生态机制试点,很少见到“博弈”这两个字,见得多的是“携手”、“联合”、“共治”、“协商”的字眼:上下游定期协商、联合监测、联合打捞、联合执法。

  这,是共同的事业,共同的责任。

  从第一轮试点到第二轮试点,在水质不断向好的同时,考核标准提高了7%,水的监测点从8个增加到42个,监测项目也从原来的29项增加到109项。

  “协商”并不代表没有矛盾、没有分歧:第一轮、第二轮之间协议的延续,从开始商议到签订,就花费了近两年的时间,可以说,这是“好事多磨”。

  正如“水过险滩是平阔”一样,生态补偿、互利共赢的理念越来越成为共识。

  安徽把新安江综合治理作为生态强省建设的“一号工程”。

  2016年10月、2017年7月,安徽省、浙江省党政代表团分别赴浙、皖考察,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试点成为皖浙两省交流合作的重要议题。

  2017年10月,黄山市政府负责人专程带队赴杭州,就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工作进行对接会商,双方表示,新安江上下游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2017年11月在黄山市举办的首届新安江绿色发展论坛,进一步提出了“环境共治、产业共谋”的思路。

  目前黄山市正积极谋划加入杭州都市圈,这场“联姻”,真的是“水到渠成”。

  三

  新时代波澜壮阔的生态文明建设正日益深入人心。

  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轮的治理既讲究“绣花功夫”,也讲究“大刀阔斧”,它不再是“小打小闹”、洒洒“花露水”,要有“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和毅力,机制制度被放在更加显要的位置。

  而新安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无疑走在了前面。

  黄山市人均耕地不足1亩,许多家庭“靠水吃水”,为了修复水质,黄山市拆除6379只网箱、37.2万平方米养殖水面,近4000万元产值退养,3000多渔民“忍痛割爱”。

  关停淘汰企业170多家,拒绝污染项目180多个、涉及投资160亿元。

  对新安江干流和支流102个入河排放口全部进行截污改造。全流域综合治理累计投入126亿元,大大超过39.5亿元的总补偿资金。

  黄山市用“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推进生态保护,总投资30亿元的国家重大水利工程月潭水库即将竣工,完成了横江、率水等新安江上游16条主要河道综合整治,疏浚和治理河道123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0多平方公里,增殖放流76次共7000多万尾。

  在全省率先开展农药集中配送。全市通过设立垃圾兑换超市、发放“生态红包”等一系列“微改革”,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环保的热情。

  先后出台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规范试点资金使用、区县断面水质考核等70多个规范性文件,建立了到边到底的目标管理机制。形成了县乡村一体、上下游联动、各部门配合的责任落实机制。这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被誉为“新安江方案”,写入中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入选中国改革十大案例。

  

  让绿水青山成为“金山银山”,是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改革是否成功的试金石。

  这些年,黄山市的休闲养生、摄影写生、徽州民宿等全域旅游新业态蓬勃发展。

  “四个一”方兴未艾:

  “一杯茶”,去年茶叶综合产值突破130亿元,出口额占全国12%,联合利华立顿茶叶、小罐茶等一批牵动性茶叶项目落户黄山;“一瓶水”,培育引进康师傅涵养泉、无极雪矿泉水、六股尖山泉水等项目,着力打造百亿水产业;“一尾鱼”,去年泉水鱼综合产值1.4亿元,带动近4000名群众脱贫,实现“草鱼变金鱼”;“一路景”,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特别是乡村旅游,全市七成以上的村庄参与旅游服务,10多万农民从事旅游相关产业,人均年收入超万元。

  让新安江跨流域生态补偿的“样板”走向全省、走向全国,也是这一试点是否成功的试金石。

  同“一花独放不是春”的画卷一样,“一江独碧不算美”。只有放大效应,改革才能迎来“条条大河波浪宽”的壮美景象。

  7月18日,安徽召开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经验座谈会,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提出,要复制推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成果经验,打造“长效版”、“拓展版”、“推广版”。

  在此之前,安徽出台《关于全面推广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经验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面推行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建立新安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完善大别山区水环境生态补偿机制;全面推广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除此之外,安徽还提出建立健全重点领域生态补偿机制,涉及公益林、湿地、耕地、环境空气质量、重点生态区域等多个方面。

  新安江生态补偿试点激起的浪花,正变成滔滔的水流,汇入华夏大地掀起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潮,扑向浩浩荡荡的大洋。

原标题:站在民族和历史的大江上——解读新安江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 来源:央广网    作者:徐秋韵、俞靖    编辑:王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