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江——徽州的母亲河
编者按:流经皖南山区,长度不足300公里的新安江,是中国大地颇具传奇色彩的河流。由于重视文化教育,这里是名副其实的科举之乡,明清时期产生了数以百计的文化名人;由于重视商业,徽商富可敌国,足迹遍于天下。依靠雄厚的文化和经济基础,新安江地区的经学、理学、医学、算学、绘画、书法、雕刻、建筑、图书、戏剧、工艺等都高度发达,独树一帜,为中国传统文化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今天,这些历史遗产得到了良好的保护,现代生活与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这里成为宜居的魅力之地。透过本期的图文,让我们一起领略新安江及徽州文化之美。
新安江流域示意图雒三桂绘
新安江
徽州味道
徽州的味道是清淡的,带着一丝甜味儿。溪流、山坡、田间、路畔,遍地都是食材。春天的时候,竹笋随处可挖,在人们的餐桌上变换出各种味道。溪流中的石斑鱼细腻肥嫩,入口即化。呈坎村的豆腐有着长长的白毛,那是它美味的象征,用油一煎,外焦里嫩,松香可口,香气飘满了老巷。石馃是躺在石锅上的面团,用石块反复碾压之后,再包上菜馅儿,变得更加筋道,和金黄的玉米饼摆在一块儿,令人垂涎三尺。作为新安江的水源地,当地的环境得到精心保护,取自其中的食物自然让人味蕾大开。
朱砂墨制作
剥新笋
一把算盘数天下
程大位,1533年出生在新安江畔。他少年时读书广博﹐对书法和数学颇感兴趣,20岁起便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经商。因商业计算的需要,他随时留心数学,遍访名师,搜集了很多数学书籍,刻苦钻研,时有心得。约40岁时程大位回家,专心研究,参考各家学说,加上自己的见解,于60岁时完成其杰作《直指算法统宗》(简称《算法统宗》)。这本书详述了传统的珠算规则,确立了算盘用法,完善了珠算口诀,搜集了古代流传的595道数学难题并记载了解决方法,堪称中国16~17世纪数学领域集大成的著作。
大位小学珠算训练课
《算法统宗》全书共17卷,万历二十年(1592年)刻印。前二卷讲基本事项与算法,其中珠算加法及归除口诀,与现今口诀相同。乘法以“留头乘”为主,除法以“归除法”为主,为后世珠算长期所沿用。卷三至卷十二为应用问题解法汇编。卷六中首先提出了归除开平方﹑开立方的珠算算法。卷十三至卷十六为“难题”汇编﹐仍依九章分类﹐用诗词形式表达算题。卷十七为“杂法”,介绍了民间算法“金蝉脱壳”及珠算式的笔算“一笔锦”。在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过程中﹐《算法统宗》是一部十分重要的著作,流传极为广泛和长久,对中国在民间普及珠算起了很大的作用。明朝末年﹐该书还传入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各地﹐对珠算的传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据《明史》记载,万历六年(1578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下令全国清丈土地,并将“土地丈量”与“一条鞭法”作为其推行改革的重要措施。从《算法统宗》中获悉,程大位亲自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清丈土地工作。在此之前,“古者量田较阔长,全凭绳尺以牵量”,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差错率太高。程大位苦思冥想,创造了一种崭新的丈量工具——与现代卷尺相类似的“丈量步车”。他在设计说明中说,他的创意来自木工使用的墨斗。而且《算法统宗》第三卷中有完整的零件图、总装图、设计说明和改型说明等全套书面资料。
如今,程大位珠算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市专门成立了大位小学,程大位珠算进入学校课程,珠算文化得以传承。
自古江入新安清
在皖赣交界处的五股尖山,险峻的山势、茂密的森林,滋养了清冽的山泉。山泉汇成一条条潺潺小溪,从崇山峻岭奔流而下,奔行于峡谷、险滩之间,汇成浩浩荡荡的江河,一路向东!
这就是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流经古徽州大部分地区的新安江。
在纯粹地理概念上,新安江属于钱塘江的支流,流出安徽后汇入富春江、钱塘江,继而奔涌入海。300公里左右的长度和1万多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自然无法与许多大江大河相提并论。然而,新安江的美名却和那些大江大河一样蜚声中外。
新安江的美名,得益于她的秀美山水与良好生态。早在唐代,诗人孟浩然赞云:“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大诗人李白也为新安江的美景所倾倒,欣然写下了“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的诗篇。无论是正源率水,还是支流横江、练江……泛舟其上,放眼望去,满目青山绿水,间或粉墙黛瓦。夹江两岸,群山蜿蜒,翠岗重叠,飞瀑流泉,深潭雄滩,各殊万态。古往今来,人人赞誉:百里新安,处处画廊。
新安江的美名,更得益于她滋养着的这方热土。新安江流域所涵盖的地区,是古代徽州的核心区域。作为徽州的母亲河,新安江所孕育的徽州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遗存下来的最完整的标本之一,新安江所孕育的徽商是中国历史上最富影响力的经济力量之一。新安江,哺育了从这片流域走出的朱熹、戴震、胡适、陶行知、胡宗宪、王茂荫、胡雪岩、渐江、黄宾虹等风流人物;孕育了包括理学、医学、朴学、戏曲、绘画、篆刻、建筑、村落在内的自成体系且千年不衰的徽州文化。
从自然与人文融合的角度,从地理与文化内涵的浓缩比例上,我们实在难以找到哪一条江河可以与新安江媲美。
渐江《山水册》画卷代表作
在中华文明的史册里,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朴学、新安画派……熠熠生辉。用一条地理上如此短小的江河,为众多的文化现象、门类来命名,新安江独此一家。
今天,新安江流域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多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街20多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20项。古建筑、古牌坊、古村落、古塔、古道……历史的遗存星罗棋布,如明珠珍宝点缀在江畔山间。如果说,行走在新安江两岸随处就可以看得见中华文化的瑰宝,没有一点夸张。
一边是美不胜收的百里画廊,一边是博大精深的千载文脉。新安江与徽文化之间的相得益彰,引发了古往今来无数人的感叹。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徽州人的“母亲河”,新安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徽州儿女,而徽州儿女在新安江畔的山岭之间用聪明智慧,创造着灿烂的文化,让中华文明薪尽火传,绵延不绝。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