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利群阳光助学行动报名今截止 进入审核和评选
在寿县一中,寒门学子们认真填写助学金申请表。
本报讯 凤阳、石台、和县、利辛、无为、舒城……两个多月来,新安利群阳光助学行动小组奔波在江淮大地上,走访记录了数十位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前天,助学直通车最后一站抵达淮上名校寿县一中。今年高考中,寿县一中有600名学子超过了一本线。在这里,记者见到了10多位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他们全部来自农村,几乎都是低保家庭,但他们没有被贫困打倒,自强不息坚强励志。
前天烈日炙烤,记者从合肥出发驱车前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上午9时,当记者抵达寿县一中时,10余名学子早已等候多时。记者了解到,高考结束后,他们大多在外地打工,有的在芜湖,有的在上海,有的在武汉。他们都想趁着暑假时间多赚点钱,为接下来大学生活积攒一些生活费。
“这些孩子全部来自农村,大部分是低保家庭。”寿县一中团委书记吕东说,这些学生里有的是孤儿,有的是单亲,有的家人患有重病,家庭非常贫困。然而,尽管生活艰辛,他们却没有被贫困打倒。这些学生非常励志,高考成绩也都达到了本科。
需要提醒的是,2015新安·利群阳光助学行动报名今天截止。所有已报名学子请保持手机畅通。报名截止后,助学行动小组将对所有材料进行一一审核和评选。如果您入选资助名单,将收到我们工作人员的电话和短信通知。
乐观面对生活,为梦出发
学子档案)
姓名:杨孟延
高考成绩:理科631分
录取院校:兰州大学
杨孟延话不多,但脸上始终绽放着笑容,让人很难想象这个瘦小的男孩经历过太多的不幸。
在杨孟延六岁时,父亲因肝癌去世。当时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债台高筑,全家人的生活几乎难以维系。后来,母亲因压力太大,无力抚养他们姐弟俩。年幼的姐弟俩开始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只能靠种田养活我们。”杨孟延说,爷爷患有心脏病,而奶奶前些年动过手术。为了供养他们姐弟俩上学,年过古稀的爷爷奶奶依然下地干活。对于这些,杨孟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都说贫困孩子早当家,杨孟延从小就很乖巧懂事。他不仅帮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习上也不用两位老人操心。高中时,他还担任班长,和同学们相处都很好。
“我虽然性格有点内向,但很乐意帮助别人。我的生活有过太多不幸,但也有许多幸福。”杨孟延说,贫穷不是任何人的错,他一直感恩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们,也努力希望能回报社会。“如果说我最大的特点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乐观吧!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如果连对未来的希望都没有,又怎能展翅高飞。”
噢,对了,杨孟延还有一个大大的梦想。他想为国家核事业做贡献,所以他报考了兰州大学核工程专业。梦想出发,没有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