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计划建设151处停车地点 新增2.16万个车位
中安在线讯 随着合肥市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交通需求和出行量成倍扩大。城市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日益显现。记者7月18日从合肥市获悉,为缓解市民的停车难问题,合肥计划建设151处、2.16万个泊位。为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压力,根据轨道交通和枢纽布局,规划了停车与换乘相结合的停车场18处、4310个泊位。
合肥停车现状一览
据了解,合肥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113万辆,其中,市区机动车保有量70多万辆,并以年均20%以上、日均450余辆的速度递增,合肥机动车驾驶人共计142万余人,其中,市区机动车驾驶人76万余人,日均新增驾驶人470余人。
合肥停车场的基本情况究竟如何呢?合肥市公安局党委委员、交警支队长宋美华介绍,合肥市区内面向社会工作开放的停车场主要由公益公用停车场、社会经营性停车场、道路临时停车场三大类组成,总计803处、5.85万个泊位,单位和小区自备停车场不在统计范畴之内。
宋美华分析,当前合肥市机动车停车矛盾的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首先,中心城区停车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由于历史原因,我市二环路以内区域集中了较多的教育、医疗、商业资源,机动车停车场相对不足,导致停车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按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等相关标准计算,停车泊位缺口约2.8万至3.2万个。而经济开发区、高新开发区和滨湖新区等区域,由于规划合理、建设标准高、停车需求相对较小,目前尚不存在停车难问题。”
部分驾驶人的不文明停车行为也扰乱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宋美华说,在周边有公共停车场或道路临时停车场的情况下,部分驾驶人为了少交或不交停车费,贪图方便等原因,不在停车位规范停放,而是在道路上随意停车。有些沿街商户私自占用店面门前的道路停车,部分沿街单位、学校、医院等,以安全、管理问题为由,停车场只允许内部员工使用,将本应承担的责任推向社会、这些现象都人为的加剧了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
此外,私设停车场及乱收费现象未能完全杜绝。宋美华表示,随着停车需求的加大,部分沿街单位或个人处于方便经营和谋取私利等目的,私自占用门前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设置停车场,甚至出现强行霸占道路临时泊位或“圈地”占道收费的现象。
新建停车场 规范市民文明停车
针对上述停车矛盾和问题,合肥市直各部门和各区、开发区根据合肥市发展的现状,邀请专家学者商讨论证,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性工作措施,规划停车场建设及各项配套保障。
合肥市将全面启动公共停车场规划选址。以二环路以内区域为重点,组织编制了《合肥市二环路内城区停车场(库)规划》,计划建设151处、2.16万个泊位。其中,近期规划1.19万个泊位,远期控制9800个泊位。为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压力,根据轨道交通和枢纽布局,规划了停车与换乘相结合的停车场18处、4310个泊位。其中,远期规划3285个泊位,远期预留1025个泊位。
同时,合肥市制定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停车场。目前政府制定了《合肥市鼓励公共停车场建设暂行办法》,将于近期正式向社会公布。该方法在土地使用、商业开发、收益分配和资金补助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
除了新建停车场外,合肥市还鼓励单位对外开放停车场。目前,市区已有140余家单位内部停车场、1.05万个泊位对外开放,占市区面向社会开放停车泊位总量的17.96%,其中,环城公园内老城区13家、1816个泊位。
为了更好规范市民停车行为,便利停车场管理。合肥现已在火车站、省立医院周边等23个重点区域实施远程抓拍,近期还将结合智能交通二期工程,增建36处抓拍系统,扩大管理覆盖面。
代表委员献良策
合肥市人大代表项红认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就如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应建立更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体系。此外,在交通枢纽地建设停车场,可方便市民换乘公交出行。
合肥市政协委员赵浙兰建议:办公区夜晚期间和居民区白天时段可以将空余的停车位对外开放,资源共享,缓解停车压力。
合肥市政协委员胡雁玲建议:建立“十分钟出行圈”,在区域内采取小循环公交系统;采取分时间段收费的方式,降低长时间停车费用,鼓励绿色出行。(实习生胡金芳 记者汪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