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挂职日记:城镇化下的乡村治理之变

03.08.2019  07:12

  【编者按】为践行新华社“扎根工程”,增强“四力”,今年年初,新华社安徽分社年轻记者汪奥娜在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挂职副镇长,参与社会实践和蹲点调研。半年来,汪奥娜以一名“大圩人”的身份,进村入户参与各项重点工作,融入干部群众的生活。在此,我们摘录汪奥娜的四篇挂职日记,展示一个变化中的城郊小镇的生产生活场景。

   之一:农民看到了“供给侧改革”效果

  新华社合肥8月2日电(记者 汪奥娜)看似原始的农业种植方式,市场回报却是出乎意料的。在大圩,“新农人”开始以回归传统、追求“绿色”的方式在走精品农产品路线上下功夫。

  大圩的农产品以“大圩葡萄”最为出名,每年夏天在合肥的大小商超里都很抢手。但卖得多不代表赚得多,随便种种葡萄就能致富的时代已经过去。

  8月2日,第十七届“绿色大圩”葡萄文化旅游节开幕。贺明伍的葡萄园走廊上,挂满了一串串颗粒饱满的葡萄。新华社记者汪奥娜摄

  我年初到大圩挂职的时候,葡萄园还在冬歇,树上还不见绿色。每趟下圩的时候,我都会留意葡萄的变化。从吐芽、抽条到挂果、套袋,一月一个样子,等到7月中下旬就陆续成熟,可供采摘了。

  一来二去,种植户们跟我聊得多了,我发现很多靠种葡萄发家的大圩人不愿再种了,反而是外地人越来越多,快要超过本地人。他们告诉我,种葡萄没那么赚钱了,旺季15元一斤的价格卖了三四年,怎么也涨不上去。在大圩镇附近,环巢湖十二镇都风风火火地发展起了都市休闲农业,大圩30多年前起步的“先发优势”在当前同质化竞争中所剩无多。

  但也有例外。我找到了葡萄卖得最贵的一家,去看看有什么特别之处。

  葡萄按斤卖,游客拿着剪刀来一剪就是一串,种植户们自然想到的是一串越“打秤”(方言,意思是重量大)越好。但六安来的贺明伍刻意把一串的重量控制在一斤二两左右,他说之前旁边种一串三四斤重的农户们不理解,调侃他家的葡萄串“扔进池塘都没个响”。

  贺明伍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一亩只种六棵树,也不搞水肥漫灌,精准施有机肥,要的就是高糖分和好品相。结果在均价15元一斤的葡萄里,他的葡萄卖到了30元,卖进了高端商超,第二年周围的农户都跑来取经了。

  同样刚开始不被理解的还有来大圩开农场的博士程存旺。农场采取的模式是时兴的会员配送,强调“从农场到餐桌”,因此不打农药也不喷激素,只种时令的蔬果。

  程存旺的农场一角。新华社记者汪奥娜摄

  我第一次去的时候,员工们正在打包刚摘下的黄瓜,贴上农场的标签,准备送到会员家里。我们边啃黄瓜边聊,有员工告诉我,当初土地流转之后,村干部却慌了,看到他们往地里种草,怕是忽悠人的,到时候拖欠流转费怎么办。

  问了才知道,这是要先恢复土地的肥力。以前长期施化肥,容易使土地板结、肥力下降,到后面就结不出好果子了。村干部笑着说,博士确实不一样,眼光长远。

  圩里的“新农人”越来越多了,开始不被理解,最后用市场说话,默默地带动着产业升级。村民们不太知道什么叫“供给侧”,但看多了,也开始明白为什么要“控产提质”。从大棚里走出来,找回最绿色的“土方法”,未尝不是一种新风尚。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原标题: 新华社记者挂职日记:城镇化下的乡村治理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