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美德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早在2000多年前,思想家荀子就提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的观点。“礼仪”文化对中国家庭影响深远,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刻在骨子里”的德行——
注重仪表行为有度
“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讲文明、懂礼貌。不只我的父母,家家户户、祖祖辈辈不都是这样教育孩子吗? ”7月17日,合肥市拓基沃野花园小区居民张飞对记者说。
年近40的张飞,老家在宿松县,小时候家庭条件不好,一件“的确良”褂子能穿好多年。衣服虽然破旧,张飞的母亲却总是把它们洗得干干净净,缝补时用同色的布和线把补丁打得平平整整,“那时候大家都不富裕,干净整洁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着装礼仪,要是上学读书、出门做客还穿着脏兮兮、皱巴巴的衣服,甚至扣错了纽扣,就会很失礼,让人笑话。 ”如果有年轻人佩戴墨镜、歪戴帽子,衣着款式花哨或裙子超短暴露,在当时不仅很难被视为新潮时尚,反而可能被斥责为家教不严的“坏孩子”“小混混”。
“平常穿戴要干净整洁,个人卫生也要搞好,要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张飞回忆,父母在言谈举止方面对他的约束更加严格,教育他见到长辈要招呼问好;对人要有礼貌,不骂人、不打架;不许拿别人的东西;要学习雷锋多做好事,不能干坏事等等。“老师让我们暑假阅读《三字经》《弟子规》,其中很多文明礼仪方面的小故事,以前爸爸都跟我说过。”采访时,张飞上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在一旁“抢答”。
从孩子懂事开始,张飞就常常在网上搜索“孔融让梨”等历史故事讲给孩子听,教育他懂事知礼。张飞告诉记者:“教孩子学传统、知礼仪,是希望孩子学习古人修身养性、待人处事的态度与智慧,为今天所用。”孩子上网、看电视时,常常接触到脏话粗话,不雅段子或“口头禅”,有的还很“流行”,张飞自己从不模仿、传播这些不文明的话语,也有意识地教导孩子不要出口成“脏”。此外,他还要求孩子过马路不闯红灯;坐车时不往车窗外扔垃圾;到小朋友家玩要提前约好时间,不冒昧打扰;公共场所遵守公共秩序,该排队时要排队,该安静时不开口。
“时代在变,文明礼仪的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传统文化中的‘尚礼’精神,在今天的工作生活中仍然通用。 ”张飞说。
长幼有序兄友弟恭
今年4月,陕西省渭南市一名初中生因无法接受父母计划生二胎,选择跳楼。随着“单独二胎”政策的实施,两个孩子如何和谐相处,成为很多家庭面临的问题。
“我有4个哥哥,1个妹妹,几十年来我们兄妹6人相互扶持,相亲相爱。‘长幼有序、兄友弟恭’是我们的家训。”61岁的合肥市三盛颐景园小区居民田建华说。田建华的老家在界首市,父亲是裁缝,母亲是家庭妇女。 1960年,兄妹中的老大田培九考上大学,其他5兄妹迎来了第一次重大选择。 “长幼有序,你们虽然成绩都不错,可家里供不起,只能先保老大上学。 ”父亲的一句话,让老二田培玉、老三田晓辉辍学了,但他们理解父亲的决定,都表示“大哥居长,理应以他为先”。
田培九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从每月的工资中抽出10元钱补贴家用,支持老二田培玉考技校、继续学业。在那个年代,10元钱是个大数目。 1973年,田建华下放到农村,田培九又时不时给他寄去5元钱改善生活。老四田晓峰下放后被推荐到省城一家企业当工人,每月工资只有18元,也会3元、5元地寄钱给田建华。 “当时大哥已经成家,有两个孩子要抚养;四哥收入不高,却还惦记着我。 ”哥哥们的关爱温暖了田建华,下放时干农活“再苦再累也不怕了”。
父母相继去世后,因老大田培九远在浙江,老二田培玉自然而然成为大家庭的“主心骨”,把弟妹团结在一起。2002年前后,老三田晓辉从界首一家服装厂下岗,生活困难。 “自家兄弟有难,我们不帮谁帮?”田培玉召集大家一起凑了将近10万元,资助老三交齐社保金等。 “大哥、二哥家经济条件好一些,他们拿大头,我和四哥、小妹按排行和家庭条件定‘份子钱’,大家都没有异议。 ”田建华回忆。如今,老三田晓辉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退休金,生活安稳。
直到今天,老兄妹6人聚在一起仍以大哥为尊,安排座位,大哥永远在上首,一起吃饭,大哥吃下第一口,弟弟妹妹才会动筷子。受家庭影响,6个老人的儿女、孙辈之间也互谅互让、团结友爱。 “长幼有序、兄友弟恭”的传统家庭礼制与今天人人平等的观念似乎并不一致,可对田建华一家来说,家人之间没必要斤斤计较、事事讲“理”,多讲亲情、多讲礼让,才能幸福和谐、其乐融融。
待人宽厚谦虚礼让
“我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读书不多,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他们为人谦和、通情达理,身体力行教育我和妹妹要待人宽厚、谦虚礼让,让我们受益很多。”26岁的泾县汀溪乡组织办主任周媛告诉记者。
小时候家里有好吃的,如果周媛和妹妹有一个不在家,妈妈总会说“等姐姐(妹妹)回来一起吃”,教育姐妹俩相互礼让,学会分享。平常与人相处,妈妈也总是礼让为先,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很少与人发生争执。周媛小时候,有一次看到妈妈和婶婶拌嘴,她“站在妈妈一边”,此后见着叔叔、婶婶不愿搭理,也不肯带小堂妹玩了。妈妈发现后教育她:“居家过日子,磕磕碰碰不可避免。不能因这么点小事就记仇、忘记该有的礼数,对长辈必须尊敬,对小堂妹也要像以前一样友爱。 ”
2010年,大学毕业的周媛当上“村官”,担任泾县汀溪乡漕溪村党总支书记助理。 “在父母身上学到的谦虚礼让等待人处事之道,让我很快获得其他村干部和群众的认可,顺利打开工作局面。 ”周媛介绍。 2013年,她通过公务员考试调任汀溪乡组织办主任。部门评先进,“部下”一致推举周媛,周媛却极力举荐“部下”,把荣誉让给他人。最终,办公室里踏实勤劳、工作经验丰富的潘大姐被评为先进。刚参加工作的“90后”女孩小李,不适应农村的环境,抱怨“住的地方连空调都没有,还经常停电”。周媛时常找她聊天,鼓励她克服困难,小李很快适应了艰苦条件,工作上独当一面。
“文明礼仪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不难发现,修养好、待人宽厚的人,在处理家庭矛盾、工作分歧、人际关系等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合肥行政学院社会文化教研室讲师金玥表示,一个人有一颗谦让包容的心,加上坚持努力,可以在不经意间淡化矛盾、解决问题,收获和谐友好的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由此促进团结、互助与合作,推动工作开展,提升自己的幸福指数。
延伸阅读·
汲取德治礼序文化精华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以纯朴浅显的语言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谦和礼让的传统美德,也成为激励来者、感化子孙的形象教材。这就是入选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类)的桐城“六尺巷传说”。
传说中的“六尺巷”,位于我省桐城市区西后街,全长180米,宽2米,由鹅卵石铺就,东西两座分别写有“礼让”和“懿德流芳”的石牌坊格外引人注目。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世居桐城,张家与邻居吴家在宅基地问题上发生争执,互不相让,官司打到县衙。因双方都是官位显赫的名门望族,县官也不敢轻易了断。于是,张家人千里传书到京城向张英求救,张英提笔在家书上写下本文开头提到的打油诗。张家人得诗后主动退让三尺,邻居吴氏深受感动,也向后退让三尺,“六尺巷”因此得名。
1956年,毛主席在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引用此诗,意在表达两国邦交应该谦让、平等。去年11月15日,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低调造访“六尺巷”。两天后,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刊发《德法相依相辅而行》一文,文章指出,必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德治礼序、崇德重礼的文化精华。11月18日,中纪委监察部官网发文《让人三尺又何妨—安徽桐城“六尺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