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醒龙:对安徽有特殊感情(图)

18.07.2015  14:18

刘醒龙

刘醒龙来肥作客艺术名家大讲堂

  中安在线7月18日讯 (记者 宋艺 实习生 秦丽君) 7月17日上午,由合肥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主办的“大湖之约——艺术名家大讲堂”迎来著名作家刘醒龙,主讲《我们灵魂最动人的东西》。刘醒龙表示,自己的处女作《黑蝴蝶,黑蝴蝶……》就是在《安徽文学》上发表的,所以对安徽有着特殊的感情。 

  处女作在皖首发,对安徽有特殊的感情

  刘醒龙1984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凤凰琴》《大树还小》等。出版有《威风凛凛》《一棵树的爱情史》等长篇小说11部,中篇小说《挑担茶叶上北京》获第一届鲁迅文学奖、长篇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当谈到第三次来到合肥时的感受时,刘醒龙表示,合肥是他怀有最深厚感情的一座城市。这感情来自于《安徽文学》的编辑老师苗振亚对他的知遇之恩。“我们第一次相见是在1984年3月11日,霍山的漫水河镇,当时并未事先约好,也不相识,但却恰好都在那个地方,并且一见如故。”刘醒龙表示,虽然这个故事现在说起来有点传奇有点虚幻的味道,但仍觉得更多是缘分使然。后来,刘醒龙的处女作《黑蝴蝶,黑蝴蝶……》1984年在《安徽文学》发表。他感叹无论对于哪个作家来说,处女作的发表对其人生的意义无疑是最大的,而苗振亚老师在他入行文学领域初期对他的赏识和鼓励无疑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刘醒龙说,此次来合肥之前还去了霍山县,特地去看了当年与恩师初次结缘的漫水河镇,重回故地一游。

   文学是一场马拉松,精品要经得起时间筛选

  谈及何为文学精品,刘醒龙坦言文学精品一定要经得起时间的筛选。“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读者,一部好的作品依赖每一位读者细细的品读。”而对于宣传力度很大、甚嚣尘上的一些作品,刘醒龙却摇头表示“深刻的怀疑”。作为茅奖和鲁奖的双得主,刘醒龙谦虚表示,即使获了奖,也不能说它就是精品。“我说了不算,当代的读者们也无法评定,只能打上一个问号,留待以后自有定论。”

  现今是一个文学形式多样的年代,不断兴起壮大的网络文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对网络文学,刘醒龙认为其只是文学的另一种传播形式,终究是要回到文学本身。在刘醒龙看来,网络文学目前还处在成长期,经过时间的检验,读者最终会发现真正美的东西。

  “文学是一场马拉松,一定要跑的远,而不是百米加速跑。”刘醒龙对网上热炒的少年天才作家持保守态度,“很多十来岁就成名的,后来也没有太出彩。很多文学创作者四五十岁才进入状态。少年才子们应该要万分珍惜自己的才华,在才思泉涌的时候,保持创作活力,走的越远越好。”

  生活不能人云亦云,作家应有文学担当

        刘醒龙的新作《蟠虺》今年提名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识时务者为俊杰,不识时务者为圣贤”,这是《蟠虺》中的一句话。刘醒龙说,这也是他最想告诉读者的一句话。他认为,生活中往往获得成功的那些人,恰好就是人们眼中的“不识时务者”,“生活不能人云亦云,有时候也需要跟生活过不去,这样才能有自己独到的收获。”

  在两个小时的讲座中,刘醒龙不仅与读者分享了自己的创作背后的构思、阅读、情感和准备,还展现了他个人对文学的一种使命的担当。在刘醒龙看来,“在我们的生命或生活当中,最有生命价值,最能体会短暂人生质量,最能获得审美满足的,除了文学,别无其他。”

  “文学的魅力是它能够直接抵达人心最柔软的地方,直接深入人的内心、人的灵魂,这才是真正的文学也是他的价值所在。”刘醒龙说,文学在生活中起的作用,就好比打更人、守夜人,处处提醒着人们或许即将到来的危险。所以对刘醒龙来说,文学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人性的底线,文学的使命是罪恶发生时人们表现出的大善和大爱,是光明来临之前人所经历的恍惚、纠结和挣扎。所以文学是美的。

六安市叶集区平岗街道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安在线
滁州获批安徽历史文化名城
日前,滁州市获省政府批复,文化厅
严防纪律处分决定“打白条”
为切实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