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为百姓生活添彩
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覆盖城乡
跳广场舞、锻炼身体、打篮球、看报读书……每当夜幕降临,在含山县褒禅山经济园区小冯村,农民文化乐园就开始热闹起来。村民们说,以前想开展活动但是场地简陋,自从有了文化乐园,条件大为改善。喝酒的少了,健身的多了;打麻将的少了,学跳舞的多了;吵架的少了,学习的多了,文化乐园成了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2013年6月,我省按照“反弹琵琶”的思路,以农民文化乐园为主要载体,在文化设施最薄弱的村级、经济基础最薄弱的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率先展开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的探索,努力为国家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和指标体系提供生动样本。
农民文化乐园在功能定位上实施“一场两堂三室四墙”的标准化配备——综合文体广场,讲堂和礼堂,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和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室,村史村情墙、乡风民俗墙、崇德尚贤墙和美好家园墙。
“能像城里人一样散步、跳舞、看书、看戏、看电影、听讲座,这不就是建在农村的城市公园吗? ”看着村里依托“周家老屋”翻新建起的农民文化乐园,金寨县南溪镇门前村的周世铸老人笑呵呵地说。
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强省的鲜明价值取向。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更需编织一张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现代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网”。一个个文化阵地在城乡拔地而起、免费开放,给广大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放眼全省,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我省以标准化均等化为方向,加快建设省级滨湖文化艺术中心,推进市级“三馆一院”、县级“两馆一场”达标升级,依托乡镇文化站打造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60个试点农民文化乐园建成,40个基本建成,明年起美好乡村中心村逐步推广建设农民文化乐园。
示范区创建让文化阵地接地气有活力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是文化部、财政部在“十二五”期间共同开展的一项重大文化惠民项目。 2011年6月,马鞍山市跻身第一批示范区。创建2年后,各项指标全面完成。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广场……该市形成了以大型文化设施为点,城市广场、游园为线,15分钟路程为半径的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圈,完善的市、县区、乡镇街道、村庄社区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让当地百姓乐享公共文化服务“大餐”。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是政府主导推进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典范。
2011年,马鞍山入选示范区外,铜陵市“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淮南市“少儿文艺发展”项目入选示范项目,通过2年创建于2013年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今年,安庆市和宣城市“村级广场建设”、蚌埠市“花鼓灯特色文化建设”跻身第二批示范区或示范项目。
今年6月,省文化厅、省财政厅联合启动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泗县等12个县获首批创建资格,全省三分之一县参加申报,相关县党委、政府负责同志亲自参加评选答辩,充分显示了政府主导成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新常态。
“以示范、联盟、结对、考核、评级为抓手,让公共文化服务在引导社会、促进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 ”省文化厅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为原则,从群众需求出发,围绕内容服务标准化、资金投入标准化、运行管理标准化等,着力做好顶层设计,细化实化具体举措,让文化阵地服务接地气、运转有活力。
服务模式迈向均等化标准化
马鞍山市作为国家级示范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屡出新招,“预约配送”文化服务,让市民乐享“文化套餐”。
马鞍山市经开区银塘镇文化站准备举办一次书法创作活动,可当地没有专门的书法创作辅导老师。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向市文化馆求助,希望能得到帮助。市文化馆负责人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联系辅导老师,上门提供指导服务。
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是保证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让所有人都能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但是在现实工作中,马鞍山市文化部门有一种感受:有些人对文化需求很强烈,但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导致文化服务不到位,所给非所求。
从去年4月起,马鞍山市文化馆全面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辅导预约式配送制服务活动。许多单位和市文化馆联系,“点菜式”请文化馆提供文化服务。市文化馆一一按需“供给”。
在农村,农民文化乐园探索标准化服务。“以前农家书屋常常铁将军把门,现在好了,一进书屋,就有人招呼。 ”淮北市相山区郭王村村民陈美英高兴地说。为了解决公共文化设施重建轻管、重硬件轻运行等问题,省里组织编写了《农民文化乐园操作手册》,明确具体管理标准和要求;规定每个乐园配备1名专职、2名兼职管理人员,确保事情有人做、设施有人管、活动有人办;探索建立群众需求征集、服务评价反馈等机制,让群众全过程参与、全方位共享。
省文化厅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上,将继续从试点、机制、品牌、队伍入手,进一步促进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标准化、服务模式规范化、惠民活动常态化、保障机制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