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济总量不足亿元、城区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万的“小县城”,经过七十载的发展,合肥市成为正在崛起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8月19日,“风雨兼程七十载 大湖名城谱新篇——数说合肥从‘小县城’到‘大都市’蝶变”新闻发布会在合肥市政务中心举行。发布会上,合肥市统计局副局长陈伟介绍了70年来合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
七十载征程跨越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经济规模迅速扩张,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连跨台阶
70年来,全市经济总量从不足亿元发展到近8000亿元,年均增长10.6%,其中1979—2018年均增长13.0%,快于1950—1978年均增速5.8个百分点。70年间,合肥经济实现了四次大跨越。第一次跨越,1949—1975年,用时26年,经济总量超过10亿元,达到10.3亿元,年均增长7.5%;第二次跨越,1975—1994年,19年迈上百亿元台阶,年均增长9.9%;第三次跨越,1994—2006年,仅用12年迈上了千亿元台阶,年均增长16.3%;第四次跨越,从2006年至今,平均每两年跨一个千亿台阶,2018年达到7822.9亿元,年均增长13.2%。经济总量在省会城市中的位次由1978年第19位,2005年第18位,前移至第11位。人均GDP由1949年49元增至1978年的408元,2018年达到97470元。
财政实力迅速壮大
1952年,全市财政收入不足300万元,经过18年奋斗,1970年突破亿元,达1.68亿元,随后,分别于1993年、2004年和2015年突破十亿、百亿和千亿大关,2018年达1378.33亿元,是1952年的6万倍,年均增长18.1%。其中,1953—1978年均增长21.6%,1979—2018年均增长16.0%。财力的增加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应对各种风险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2018年,全市民生支出859.63亿元,是2011年的2.4倍,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2011年的75.6%提高到85.5%。
创新成就举世瞩目
合肥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上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迁,到正式获批全国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新基因积淀越来越深厚,创新名片愈发闪亮,是全国唯一集“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等“国字号”创新品牌于一身的城市。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24%,居省会城市第2位。2018年,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分别达到32831件和5597件,分别是2005年的70.2倍和39.7倍,居省会城市第5和第7位。2018年末,高新技术企业达2110户,居省会城市第7位。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正式开通,中科大18个量子比特纠缠刷新世界纪录。
省会作用充分彰显
合肥作为省会城市,以较少的人口和土地面积创造了较多的经济成果,在全省的引领作用凸显,贡献不断提升。2018年,以占全省8.2%的土地面积和12.8%的常住人口,创造出全省26.1%的GDP,较1952年提高20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全省的25.7%,较1952年提高24.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省的24.6%,较1949年提高19.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占全省的48.9%,较1995年提高41.4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8个百分点。2018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占全省的30.3%和35.2%,较1952年分别提高12.8和24.1个百分点。
七十载产业嬗变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合肥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新动能加速成长,发展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产业结构华丽转身
新中国成立之初,合肥为典型的农业经济地区,工农业总产值比例为5.6:94.4。改革开放后,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28.5:49.6:21.9调整为2018年的3.5:46.2:50.3,第一产业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下降3.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8.4个百分点。七十年间,经济结构实现了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一二三”,改革开放初期的“二一三”,到2018年“三二一”的转变。
农业现代化成效显著
全市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1.3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474.82亿元,年均增长5.4%;粮食产量由47.2万吨增加到301.35万吨,年均增长2.7%。近年来,全市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全力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休闲农业等新兴产业,先后荣获“中国坚果炒货之都”“中国淡水龙虾之都”称号。2018年,草莓种植面积超20万亩,长丰县被授予“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称号;全市休闲农业接待游客数量3300万人次,经营收入33亿元。
工业“化蛹成蝶”蜕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合肥工业实现了从小变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1949—1978年,工业产值由不足千万增加到16.6亿元。改革开放之后,日立建机、联合利华、格力、海尔、惠而浦、京东方、康宁、联宝等一批耳熟能详的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平板显示、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光伏、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合肥工业实现了从规模到质量的升级蜕变,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1979—201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7%,快于同期GDP增幅1.7个百分点;近五年来战新产业迅速崛起,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20.1%。
服务业“引擎”作用显现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带来了大量生产性、生活性的服务需求,促进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1978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仅为2.7亿元,2018年达3933.07亿元,年均增长14.7%,快于同期GDP增幅1.7个百分点。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3%,较1978年提高28.4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53万亿元和1.36万亿元,是1978年末的1512.7倍和1908.6倍。国内游客1.29亿人次,是2000年的37.5倍,年均增长22.3%,国内旅游收入年均增长27.5%。
七十载勇立潮头 对外经济取得突破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合肥积极把握全球化机遇,深度融入 “一带一路”建设,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城市国际化水平显著提升。
外贸规模不断扩大
进出口总额由1995年的1.72亿美元增至2018年的308.13亿美元,年均增长25.3%。其中出口额由1.07亿美元增加到182.46亿美元,年均增长25.0%。2018年,机电产品出口额131.98亿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72.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80.59亿美元,占出口额的44.2%。中欧班列开行182列,增长1.6倍。
利用外资规模提升
1985年,合肥“引进来”刚刚起步,外商直接投资仅55万美元。进入21世纪,全市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对国际资本形成较强吸引力,大量的国际资本落地生根,利用外资呈快速发展态势。2018年,新备案外商投资企业140户,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32.30亿美元,比1985年增长5871.7倍,年均增长30.1%;2018年末,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共46家,在肥投资设立64家外资企业,分别比2012年末增加13家和22家。
七十载快马加鞭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
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交通基础设施历史性巨变
合肥自古就是交通要道,水、陆运输较为发达,铁路运输始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民航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片空白,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合肥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立体衔接联动的交通网络已经形成,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夯实。2018年,全市公路里程达19026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的90.9倍,年均增长6.8%;公路货物运输量3.41亿吨,是1957年的2107.6倍,年均增长13.4%。水运货物运输量5258万吨,是1957年的254倍,年均增长9.5%,合肥水运港集装箱吞吐量达30.52万标箱。铁路营业里程570.4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的3.8倍,其中快速客运铁路289.2公里,占全省的20.2%;铁路客运量4299.1万人,是1957年的53.1倍,年均增长6.7%。民航客运量607.5万人,是1978年的341.3倍,年均增长15.7%,新桥机场闯入“千万级俱乐部”。
邮电通信飞速发展
1952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只有0.01亿元,1978年达0.12亿元,年均增长10.0%;2018年,邮电业务总量达595.86亿元,是1978年的4965.6倍,年均增长23.7%。快递业务量从2014年的1.02亿件增至2018年的4.73亿件,年均增长46.7%。移动电话、网络设施从无到有迅速发展,2018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06.5万户,比1995年增长866.7倍;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15.06万户,比2010年增长4.9倍。2018年,合肥市成为全国首批5G试点城市。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1954年,合肥建成第一个日供水能力6000立方米的水厂,至2018年末,合肥自来水厂6个,日供水能力达210万吨。1956年,合肥有了第一条公交线路,到2018年末发展为295条公交线路、线路总长4493.6公里。2016年,城市公共交通进入“地铁”时代,2018年末已开通运营地铁1号、2号线,3、4、5号线正加快建设。1949年,合肥辟建第一座人民公园——逍遥津公园,到2018年末,全市公园数量达187个,公园面积5382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平方米,是全国首批园林城市,六次荣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七十载民生巨变 生活质量大幅跃升
新中国成立70年来, 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
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由1949年的164元提高到2018年的89022元,年均增长9.6%;住户存款余额由1952年的124万元增加到4003.41亿元,年均增长2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52年的45元增至20389元,年均增长9.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90年的1432元增至2018年的41484元,年均增长12.8%。城乡收入比由1990年的2.49缩小为2018年的2.03。
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2018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5339元,是1990年的18.9倍,年均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659元,是1990年的22.6倍,年均增长11.8%。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90年的59.6%、54.0%下降到29.91%和34.66%。城乡居民家庭拥有汽车从奢望到普及,2018年城、乡居民每百户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达到57.43辆和22.66辆。居民住房逐步趋向舒适化,2018年城镇、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分别为35.2、42.8平方米,比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分别增加29.7和34.3平方米。
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参保人数由2010年226.7万人增加到2018年404.62万人,参合率由98.9%提高到106.2%;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2.07万人,比2010年增加50.19万人。2018年,城乡居民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达225.29万人次,累计发放低保金9.37亿元。临时救助10969人次,支出救助金2690.2万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53.95万人次,支出医疗救助金2.66亿元。
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全市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由1952年的22.99万元提高到2018年的163.51亿元,年均增长18.4%。普通高等学校从无到有,2018年达50所;普通中学、小学分别由1949年的7所、327所增加到350所和515所。文化事业繁荣兴旺,1949年全市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均只有1个,2018年增加到9个、11个和35个;2018年末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99.5%,分别比1983年提高29.5和63.5个百分点。卫生事业长足进步,2018年末,全市拥有卫生机构2293个,是1949年的34.2倍,年均增长5.3%。每千人拥有床位数由1949年末的0.02张提高至2018年末的6.91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由0.1人增至7.54人。
七十载初心不改,七十载风雨兼程,合肥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合肥将继续弘扬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姿态推动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新篇章。(王龙飞)
关键词 县城 大都市 增长 年均 百分点 [ 编辑:钟旺高 ]
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精彩图片
国内 国际 财经 文娱 体育 社会
RTV播报 | 更多 ·“不忘初心 礼赞中国”系列活动成功举办
6月22日下午,徽商银行合肥分行在长丰水湖镇举办了“不忘初心·礼赞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 [详情]
·海豚视界“美丽安徽我的家”摄影月赛
拿起你的相机、手机按下快门,用摄影作品展示安徽自然与人文之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现状、家乡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 [详情]
·为梦想加油—“石油文化探源之旅” 启动
9月3号起,中国石油安徽销售公司携手安徽广播电视台开启“为梦想加油”石油文化探源活动,邀请听众和客户代表通过实地走访查看,现场体验… [详情]
·《繁花绽放,芳华颍上》第六届管子诗会
《繁花绽放,芳华颍上》颍上县第六届管子诗会暨第二届“最美颍上人”颁奖典礼于5月30日19点在颍上县县委党校会议礼堂举行… [更多]
·《天下徽商》首映礼圆满结束
《天下徽商》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徽商、徽州和徽州文化的大型人文纪录片… 【更多】
江淮传真 | 更多
合肥 芜湖 阜阳 安庆 六安 宣城 亳州 黄山
蚌埠 淮南 马鞍山 淮北 宿州 池州 铜陵 滁州
精彩视频
本网独家
新闻专题 | 2013 2012 2011
安徽广播网"听见"大型采访专题 第一书记在乡村 月圆中秋 人圆月下 2014中秋 云南鲁甸6.5级地震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 第23个税收宣传月 落实“三严三实” 安徽广播网2014新春走基层专题
安徽新闻 | 更多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