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看变化:农民工的“美丽蝶变”
从获评全省首届“最美农民工”,到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再到今年当选为省总工会兼职副主席,肥东县“80后”农民工徐露平2015年加入工会组织后,短短几年时间,工作和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前从没有想过我也能登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领奖台,能参与省总工会重大决策、为农民工兄弟和广大工人服务。 ”徐露平近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1996年,年仅16岁的徐露平辍学进城打工。因身材矮小,力气不足,又没有一技之长,他最初只能在建筑工地当一名小工。20多年前,很多农民工的工作环境都非常艰苦。徐露平和工友们住的是木板、竹篱笆搭起的工棚,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睡的是摇摇晃晃的上下铺铁架子床,翻个身都嘎吱嘎吱响,还没有热水洗澡;伙食上,常年难见一点荤腥,有时要一连吃好几个月的白菜、土豆。
“苦点累点还能忍受,最怕的是被欠薪,辛苦一年拿不到血汗钱。”徐露平说,1997年,他打工收入近8000元,除了预支2000元基本生活费,其余的全被工头卷跑了,“大过年的,我们几十个被欠薪的农民工凑了路费找到工头家里,发现人去屋空,只能自认倒霉。那时候,也不知道该向谁去求助讨薪。 ”
徐露平1999年来到中铁四局湖北孝感环水湖大桥建设工地打工,此后又投身中铁四局杭州湾跨海特大桥、京沪高铁等多个重大项目的建设工作,他边打工、边跟着老师傅们认真学习,对照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反复摸索,大胆创新,逐渐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
2015年,我省启动“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徐露平成为工会的一名农民工会员,“入会后,我被中铁四局工会选派到清华大学研修,还多次参加省总工会在黄山、六安、巢湖等地开展的技能的培训和疗休养活动。 ”如今,徐露平已成长为中铁四局四公司的一名中层管理干部,担任商合杭高铁站前13标项目肥东制梁场副场长,他还组建了“徐露平劳模创新工作室”,带领团队积极开展各项小改小革,为梁场节约生产成本360多万元,3项技改成果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加入工会组织后,徐露平真切感受到农民工在技能培训、权益保障、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他工作的肥东制梁场现有400多名农民工,职工宿舍4人一间,有空调,有热水器,每人一张1.5米宽的大床;宿舍区环境整洁美观,配有绿化设施,还建有职工食堂、阅读室、健身房和非盈利性的职工平价超市。各级工会组织经常深入项目工地,向一线农民工送法律、送培训、送温暖、送清凉……
“在我们制梁场,财务为每个农民工办理了自己的银行卡,工资全部按月足额打卡发放。 ”徐露平介绍,高温天气在户外作业的农民工,除按规定享受每天10元的高温津贴外,项目部还额外向他们提供每人每天15元的津贴,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半之间,禁止户外施工。
·相关链接·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为城市创造了财富,为改革开放增添了活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多年来,我省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农民工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职业技能不断提高,工资收入稳步增加,参加社会保险人数继续增长,劳动保障权益维护得到加强,享受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在农民工子女教育、住宿改善、卫生、落户等方面的工作也取得了新进展。
目前,全省农民工会员总数已达462万人。预计到2020年,全省55%以上的农民工都将加入工会组织。去年,全省各级工会组织大力开展农民工学历提升与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共培训农民工38617人次。通过举办职工技术比武运动会和职工创新成果展示活动,全省200万名农民工参加各类基层岗位练兵活动,45万名职工农民工参加各类选拔赛,11万名农民工参加了各类技能比赛决赛。省总工会先后开展两届“寻找最美农民工”活动,共评选出20名全省“最美农民工”。作为今年全省工会“两节”送温暖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在全省9市、52个县区开展法律服务180场次,现场服务和网上宣传服务农民工等职工群众26万余人,帮助农民工讨薪6601人次。
国家统计局安徽省调查总队的调查数据显示,去年我省农民工总数1918.1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415.4万人,较上年增长2.6%;本地农民工502.6万人,较上年增长0.8%。全省农民工收入水平继续提高,其中农民工外出务工月均收入4123.8元,比上年增长8.3%;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3111.4元,比上年增长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