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去图书馆“安顿心灵”
“曾经的图书馆,是一个阅览或借还书的物理空间。而今天的图书馆,更多的是安顿心灵的场所。”浦东图书馆馆长张伟说。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数字时代来临的今天,以浦东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图书馆业,正越来越成为人类精神的归宿、心灵的家园。
以方便读者为最大要义
“我每周来四天,每天泡六七个小时。”其实,王建忠家住浦西,之所以不畏路途遥远也要来浦东图书馆,是因为“这里环境好,服务配套好,阅读氛围好。”
第一回来浦东图书馆的读者,总会惊讶于这座美丽建筑的“不设防”。这里,并没有专设传统的外借书库,也没有“严防死守”式的防盗措施。来到这座图书馆,不需要出示任何证件,从地下室一直到顶楼,随处随时就能坐下阅读。需要借书走出图书馆时,可以凭有效证件现场办理借书证。一切,都以方便读者为最大要义。
浦东图书馆,把建筑中阳光最好、视线最开阔的部分,全部留给了读者。包括大众基础借阅和专题专业服务在内的所有服务区域全部面向读者开放。“你看,我们主要的阅读空间,都是在落地窗边两层挑高区域内。在这里阅读,根本不会感觉压抑。周末时读者更多,有的干脆就坐在楼梯上捧着书读。”浦东图书馆物业经理殷国兴介绍。
这座图书馆提供3000个阅览座位,全部配有感应台灯和电源插座,读者也可以将自己的书本和电脑带进来阅读。现有纸质藏书290万册,可外借图书110万册,日均接待读者超1万人次,最多的一天,设计容量最多6000人的这里,足足来了2.6万名读者。
37岁的白领蒋先生,正带着自己的电脑坐在图书馆里工作,他说,自己和其他年轻读者一样,很爱来浦东图书馆,“待一天都可以,这里设施一流,有电源,有无线网络,自助借书不用排队,又十分安静。”
据介绍,浦东图书馆全馆没有任何收费项目,即便复印服务,也仅收取成本费。这座现代化的图书馆,甚至为读者配备了挑空的空中花园,读书读累了,可以来此徜徉休息。
以共建共享提供增值服务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是浦东图书馆一路之隔的邻居。
细心的读者能发现,浦东图书馆五楼参考阅览区十几个书架上,标有“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字样。这些书,原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自家图书馆的中文馆藏图书。
2010年12月23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与刚乔迁到前程路的浦东图书馆握手签约共建。2011年3月8日,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就将自家图书馆的中文馆藏图书搬到了浦东图书馆这个“大书柜”里,近5万册原本“藏在深闺”的珍贵专业书籍首次向普通读者开放。
张伟表示,“把干部学院图书馆藏书‘搬家’到浦东图书馆,让来到浦东图书馆的普通市民,既能阅读到干部学院的文献,还能接触到国家干部教育建设方面的前沿信息。同时这些‘搬家’的图书到浦东图书馆以后拥有更多的读者,起到了‘增值服务’的效果。”
依托双方的共建共享,中国浦东干部学院的学员也可凭借学员证“畅享”浦东图书馆所有文化资源。双方还在举办讲座、音乐会、报告厅、体育场馆等文化软硬件设施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不管哪个单位,都要打开‘围墙’,跨界分享交融。今天这个时代,一个单位单打独斗,资源再多都是有限的。只有联合才有力量,分享才有力量。”张伟感慨。
高嫁接,横联谊,低辐射,广泛搭建教育和文化大平台。不仅仅是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浦东图书馆还加强与上海电视台、上海市作家协会等有关机构的合作,共同推出了浦东文化讲坛、浦东图书馆学术论坛、浦东人文艺术展等系列活动,余秋雨、葛剑雄、钱文忠、周国平、鲍鹏山等一批著名学者纷纷登上公益性、大众化、无门槛的浦东文化讲坛,在图书馆600人报告厅里为读者提供高品质精神食粮。
以文化引领为核心价值
在数字时代来临的当下,常有人思索今日图书馆存在的价值。
如何应对挑战,找到图书馆在新的社会、经济、科技环境下的价值定位和发展路径?张伟给出自己的坚持:“我坚持认为,文化引领是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所在。”
“过去说起图书馆,就是一个放书架的物理空间,被动的、单一的、以书为主的定位。时代发展到今天,图书馆一定要转型,从重‘书’走向重‘人’,从重‘藏’转向重‘用’,从被动转为主动。”张伟说,“今天的图书馆一定得是主动的。如果不是主动的,还是静静等在这里,将很难在社会中发挥应有的引领作用。”
如何主动引领文化?浦东图书馆勇于创新,打通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消弭传统观念赋予图书馆的种种“围墙”,搭建起一个集文化、教育、生活、学术、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型大平台。
这里有专门的少儿阅读楼层,色彩绚烂,桌椅板凳无不童趣十足。8岁的唐睿芷和唐睿萱是对双胞胎,两个女孩手捧画册正看得入迷。“我去过全国各地十多个图书馆,浦东图书馆是我最喜欢的。这里就跟我们家庭的书房一样,席地而坐,自由自在,温馨温暖。”读者朱俊告诉记者。
在对图书馆传统服务内容“保留其真”的基础上,浦东图书馆同时推出了许多新的文化服务项目,以适应不同读者的文化需求。馆里各种主题讲座、展览、电影、读书活动等丰富多彩,无论什么年龄、性别、职业的读者,总能在浦东图书馆找到需要的课程资源与精神资源,如绘画、展览、沙龙、讲座、新书推荐等。
“推广全民阅读,满足读者的多元阅读需求,不是多买些书就是推广了,而是要主动修为,和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联系。浦东图书馆一年上百场讲座,美国迪士尼公司志愿者来这里教孩子英语,台湾作家来这里‘故事妈妈讲故事’,上海作家协会的作家来这里教你作文,还有少儿读国学活动等,能不吸引更多读者来吗?”张伟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