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厚的品质

25.11.2014  14:18

    李致先生作为一位资深的出版人(“文革”前是团省委《红领巾》杂志社的总编辑和团中央《辅导员》的总编辑,“文革”后是四川人民出版社的总编辑),对新中国的出版事业有独特的贡献。李致作为巴金的亲侄子,对巴金先生的文学成就和人格有别人不能替代的评价。李致作为一位有成就的散文家,在《往事随笔》(共三部《昔日足迹》《铭记在心》《四爸巴金》,天地出版社2014年9月重排重印版)里,则展示出了“亲情散文”的魅力。

  《昔日足迹》大都以作家本人的亲身经历为本,书写作家所经历的时代的艰难和欣喜。《铭记在心》以与作家相关的人物和事件为本,书写无论对伟人还是与同事的美好记忆。《四爸巴金》则以其亲侄视角,从不同的侧面展示出“与读者交心”的文学巨匠巴金的情怀和巴金的人格力量。作家的写作宗旨和趣味,开门见山,任挑《往事随笔》一文都能感到,李致的文章践行了他“真诚、朴实”的散文观念和诺言。饱含真情且文字表达简洁直白的叙事风格,既是李致散文的特征,也是李致散文之所以成为具有标签性质的“亲情散文”的原由。事实上,李致的这些亲情“往事”,除了“真情”,我还读到了中国生生不息的古老文化中更为重要代码:敦厚。

  “敦厚”一语来自“六经”之一《礼记》。《礼记·经解》一开篇就是孔子的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教也”。中国自《》三百始,奠定了中国诗文的传统。《论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此句,治经专家杨伯峻的译文是“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何为“纯正”?就是《礼记》所说的“温柔敦厚”。

  《往事随笔》三部近80万字,绝大多数篇什,无论记事,还是写人,其背景大都是那一段艰难岁月。李致,少年才俊,13岁为文,内战后期成为我党地下工作者,新中国建立后,长期在团省委和团中央做青少工作和杂志编辑工作。由于“胡风事件”,李致除工作之外,几乎与作文再不相关,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重新握笔为文。这一段时间,李致接触到的人和事,无论是直接领导胡耀邦,还是间接的他人和他事,无不与那一段艰难岁月相关,无不与那段让后人唏嘘、伤感、喟叹,以及反思的历史相关。那段历史有太多的眼泪,太多的苦难。但是在李致笔下,没有声嘶力竭,没有悲天怆地。特别是没有把个人的恩怨和仇恨当成作文的元素和基调,而是把温情诉诸笔端。写自己:“我的眼病有点像‘牛鬼蛇神’,过几年就‘跳’出来。幸好从一九六〇年起到八十年代初,我与四川省人民医护人员的关系很好……他们的医术好、医德高,成了我眼睛的‘保护神’”(《大放光明》)。写他人:“他(沙汀,引者注)希望四川有更多的新人,希望四川有更多在全国有影响的作品。对周克芹的培养和关切,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怀念沙汀》)。写四爸巴金:“‘摔跤是我自己不小心,与你无关!’巴老反过来安慰我,‘你不要有负担!’我心里热乎乎的,但眼睛却润湿了”(《春蚕》)……我们看到,我们读到,在这些叙事的背后,其实是人生的艰难与辛酸,而且还有对历史的反省和追问。但是,李致却在一种心平气和的状态里,简明、直白而又温婉。

  记住历史与反省苦难,是人类得以前行的动力之一,但是,在历史中沉沦、在苦难里消沉,可能会让历史成为虚无,也会让人的力量消失殆尽,散文本身亦有可能成为记恨的另一文本。而李致的《往事随笔》,刚好与此相反。《往事随笔》不是苦难的展览馆,更不是自家怨气的发泄池。李致的散文遵循着中国散文的传统,真诚之外,更看重的是“敦厚”。敦厚,当然不是不明是非,更不是没有感情,而是超越了个人的大情怀。敦厚作为一种人生姿态,同样也作为散文文本的姿态。李致的“往事随笔”,正是这一姿态的最佳注脚。

责编:孙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