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工作者代表齐聚合肥包河 共话教育改革

24.05.2015  12:55

  左藤学教授在其著作《静悄悄的革命》中说到:“改革就是学习经验”。5月22日至23日,由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和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联合举办的“京沪教育快线”第十一次论坛,在合肥市包河区如期举行。5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围绕如何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素质教育等进行了一系列交流和研讨。

  合肥教育改革受点赞

  5月22日,与会的教育专家、名校校长参观了合肥师范附小三小、合肥市南园学校、合肥市徽州小学和屯溪路小学。其中,徽州小学以其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别开生面的楹联、篆刻、京剧表演等社团文化活动给参观者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象。全国各名校校长对徽州小学学习、传承和弘扬徽州文化、培养具有传统美德的当代学生的办学思想给予了一致好评。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所杨小微所长感叹到,徽州小学能够将传统徽州文化融入到现代创新课程中,是其教育理念的一大特色。他也为包河区教育体育局陈雪梅局长敢于给校长“松绑”,为其勇于创新的态度点赞。

  5月23日上午,合肥师范附小张红校长应邀在论坛上做主题发言。她介绍了附小“e时代明慧课程三大名片”,即多彩新体系、云端新载体、两微一翻新方式。此外,她还表示,《人民日报》曾以《“云”上习得十八般武艺》为题,大篇幅报道了该校云端授课的经验。论坛上,与会代表通过观看师范附小的专题片《我们的e时代》了解了该校通过PC、移动终端向学生、老师、家长推送微课的过程。

  来自附小四年级的方梦涵同学说到,她通过微课推送选修了陶艺课程,现在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学到感兴趣的课程。除了陶艺,她还选择了剪纸、魔方等课程。

  各地名校举措显神通

  论坛上,来自北京、浙江、江苏等地的与会代表应邀上台发言。“北京时间”模块中,北京教育科学研究所张熙所长以《易经》中“变易、简易、不易”为切入点,引出北京在教育改革中求变的探索。北京各校校长也分享了他们各自的改革探索经验。

  北京市第三中学依托积极心理学中“人心是向善的”这一理念,主张建立健全积极德育体系。学校在校园内组织开展系列活动,旨在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此外,学校还通过建设积极班级文化、积极教师文化等来实现积极德育。北京市育英中学则实行教师专业发展策略,期望通过专家与教师的沟通,提升专家的引领效果,实现校内外教师资源的对接。此外,学校还通过一系列拓展培训渠道,鼓励教师发挥所长,大幅度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育英中学校长胡海波说到,教师专业化发展是个系统工程,他们将坚定不移地把教师摆在学校发展之首,把“让每一位教师成功”的理念变成学校的制度和文化,以实现教师、学生、学校的协调发展。

  天津市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提倡注重各类学习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行“因材施教”。以“两给四会”为教学原则,即“还给学生时间、交给学生方法”,“会预习、会思考、会讨论、会总结”,以此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加强沟通谋求新发展

  杨小微教授在论坛中提到,教育改革应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的“获得感”,从而实现教育从理想课程转变为国家法定课程,最终转变为运作课程。只有给与孩子足够的时间和恰当的帮助,才能成就每一个不平凡的孩子。同时,他这样评价此次论坛,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凝聚了多方的力量,大家欢聚一堂,交流经验,探索新思路,各校代表还就课程教育改革出谋划策,这对深化教育改革是大有裨益的。

  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陈雪梅局长在论坛结束语中说到,教育教学体制的改革是个漫长的过程,期间必然存在很多困惑,她希望各校加强沟通,共同探索基础教育之道,寻找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出路。

  据悉,“京沪教育快线”论坛是我国基础教育研究领域一个令人瞩目的研讨活动,是交流南北两地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的最新经验、集中探讨学校变革深化过程中种种问题一个互动平台。该论坛已在北京、上海等教育发达地区陆续举办10期,今年首次在安徽省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