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教科书循环使用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好品德
合肥市五十中新校区,2010年建成,校园绿化繁茂,公共区域看不到一丁点垃圾,公用物品摆放整齐有序。然而,这所占地75亩的校园,只聘请了两位后勤校工,也不像别的学校一样把校园卫生责任承包给各个班级。这么大面积的卫生环保,是怎么解决的? “靠大家自觉爱护、不扔垃圾。 ”该校校长陈洪峰一语解开疑问。
“从源头断绝了乱扔垃圾现象,偶尔有落叶之类的,教师和学生只要发现,会随手捡起丢进垃圾桶。 ”陈洪峰说,“建立环保习惯,是对办学资源最好的节约。 ”记者从省教育厅了解到,我省把节约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中小学生年龄等身心发展特征,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分学段融入到学科教学活动。各校深入发掘节约教育的课程资源,使师生员工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作风。不少学校都组织开展了特色鲜明的主题行动,如:合肥第四十六中学将原本喝完就扔的饮料包装收集起来,每月卖一次,作为班费或资助贫困学生;池州八中开展“收集一个空水瓶,我为助学献爱心”“莫让废纸飞翔——废纸旧书收集”等个性化体验活动。
从2008年起,教育厅对免费教科书循环使用提出了具体要求。小学的《科学》《音乐》《美术》《艺术》《信息技术》,以及初中的《音乐》《美术》《艺术》《信息技术》等科目课本被纳入循环使用名单。循环使用的免费教科书属国有资产,作为中小学学校装备,由学校集中管理,学生免费借用,每学期定期进行清理、更新。 “光《音乐》《美术》《艺术》《信息技术》四门课的教材费用,国家财政就能节省每生20元左右补贴,聚少成多,是笔不小的费用。 ”陈洪峰说。
一些学校还在隐形节约上下功夫。“对教学设备,特别是更新换代快的电子设备提高使用率。 ”据省教育厅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白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基本上5年一淘汰,不用更浪费。因此有的学校提出“用坏表扬,损坏赔偿”的口号,鼓励师生多使用;不少学校利用通信网络,每天给家长发送学校通知,达到节约时间的目的。
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教育厅一直严控学校各类庆祝会、纪念会等,为师生节约时间和精力。各高校也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开展节俭教育,引导学生合理消费,不要盲目攀比。各中小学校结合德育课程及环境专题教育,在学校开展废物回收利用、垃圾分类、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普及教育,使勤俭节约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