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教师节,我们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

12.09.2015  00:13

    人民网北京9月10日电 (记者贺迎春)今天是第31个教师节,得知昨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2014)”北师大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贵州省金沙县二小的黄琴老师自称是“教师节收到的最大礼包”。

  黄琴,是贵州研修班的参训教师,一年前,她有幸在北师大与总书记见面,并且幸运地“总书记与大家握完手之后,竟然就坐在我旁边”。不过她表示,今年能收到总书记的回信,更让她激动。

  教师节前夕,收到了总书记的回信

  黄琴向人民网记者讲述了信的来历——

  8月底,北师大贵州研修班QQ群里有同学建议,在教师节前夕,给习总书记写封信汇报下一年来的工作,这个提议得到了全体群员的一致响应。

  大家于是提出各自的想法和建议,最后汇总成一封信,经过修改后,在贵州教育厅的支持下,寄给中南海,寄给了总书记。

  9月9日,新华社全文刊发了总书记的回信。

  遵义文化小学教师刘轶说,“看到回信非常激动,8月21号寄的信,9月9号就回了,很不容易。”

  黄琴对总书记回信中,“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这段内容印象最为深刻,她说,如果不改变贫困地区人们那些根深蒂固的思想观念,只给些经济上的帮助,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我们必须让他们有思想、有理念、有技术,大力发展教育,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帮他们脱贫致富。

  刘轶给总书记汇报了三点想法

  刘轶是给总书记写信初稿的重要写作者。在给总书记的初稿中,她主要写了三个想法:

  首先,希望有更多老师能参加类似于“国培计划”这样的培训,在变化迅速的时代,这很有必要。

  另外,她希望有更多专家教授,经济发达地区的优秀教师能到中西部来做培训,并且能不中断地、追踪式地进行指导,这样才能把发达地区好的做法与西部地区实际情况真正融合起来,也才能有效果。否则,花了国家的钱做培训,不一定能用得上,因为区域不同,学生不一样,“他那里能开展,我这里就不能开展。”

  还有,她希望好的政策能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惠及更多老师,让教育能均衡发展。

  黄琴透露,写给习总书记的信里更多的是汇报一年多来研修班同学所做的努力,在总书记关心下、嘱咐下怎么开展工作。同时也代表西部教师,做了个承诺,一定以“四有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基层教育的生力军。

  这一年贵州研修班的老师们做了些什么

  在遵义文化小学工作20年后,刘轶今年9月刚刚到遵义市新蒲新区文化小学任教。该校所处的新蒲新区正在开发中,看起来就是个大工地,交通特别不方便。谈及为何选择到一个新的学校任教,刘轶说,这里确实要老师,大家都不去,学校也开不起来。而且自己在工作20年后,有了一些经验,想沉下心来做些事情。

  “如果能把新蒲新区文化小学建设成这边最好的学校,也很光荣。”刘轶说。

  虽然地处偏僻,但刘轶也感觉到了新区的好处,这里的孩子非常淳朴、认真、有礼貌。只要给他们一点关爱,就会记在心里。刘轶逐渐喜欢上了新学校,当然,她也希望能在新蒲新区文化小学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放手做一些一直想做而未能做的事情。

  黄琴想告诉总书记,去年9月从国培班回到学校后,她已经申报了省级的小学语文教改课题,还把学习到的先进理念向全县老师进行了分享。

  过去的一年,为了弥补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孩子在信息获取方面的差距,黄琴还大胆尝试了“阅读走进课堂”的做法,她认为,读书是增长知识最便捷的方识,也是最省钱的方式,于是,每个星期她给孩子开一节阅读课,介绍阅读的方法,放手让他们去读,读了之后主持、交流……刚开始,黄琴的同事都替她捏了一把汗,担心她的做法会影响学生成绩。但是在阅读大大增加的情况下,学生成绩完全没有受到影响,甚至还提高了。

  永恒的记忆:和总书记零距离

  刘轶回忆去年看到习总书记时说,总书记很求真务实,一见到我们,第一句话,你们这些老师是怎么来的呀?你们是不是一线来的呀?因为有些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大多是学校领导,总书记想确认一下。

刘轶因长期与孩子们在一起很快乐,长得也年轻,去年与总书记见面时,曾开玩笑地问总书记:“您知道我工作多少年了吗?”总书记幽默地回答:“对于我不了解的情况我不作评价。”

  对于黄琴来说,去年的场景仍历历在目。那天早上,北师大的一位教授正在给研修班教师讲述中国传统文化进校园,正在做小组讨论。“我坐在中间那桌,正当我埋着头和同学们讨论得正带劲的时候,我听到了门口传来的掌声,我抬头一看原来是总书记来了。总书记和大家一一握手,绕场一圈,坐了下来,正好坐在我旁边,多么荣幸呵。”

  黄琴至今仍记着总书记说过的一句话:一个孩子遇到一个好的老师,是一生的幸福。她,要努力做一名好教师。

责编:胡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