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医改中的微人生 中篇:适应
安徽广播网12月24日消息(记者:吴晶晶、钱瑶)今天的“行进中国·精彩故事”继续为您播送系列报道《大医改中的微人生》(中篇):《适应》,让我们跟随记者的讲述,走近一位普通的村医,通过他的经历近距离地去了解医改让我省农村医疗卫生状况发生了哪些变化。
杨传榜,肥西县紫蓬镇卫生院栗树卫生室村医。
时间如果倒回一年前,杨传榜铁定想不到,给人看病,还可以这样开处方。
杨传榜:“一点就可以了。我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个系统打开,输入病人信息,对着症状,咽红咽痛,有点咳嗽,还有淋巴结肿大,勾选之后,然后点击处方集模板,包括药都是现成的,确定,保存。”
今年年初,安徽省在合肥长丰、肥西等地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处方集系统项目试点,遴选出感冒、咳嗽等50种基层常见门诊疾病,并设计出推荐用药名录,供基层医生使用,目的是减少滥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和输液。
可是,这项试点在规范诊疗、用药行为的同时,也在挑战着像杨传榜这样的老医生的用药习惯。
杨传榜:“处方集药也是一百多种,有好多是中成药,没用过。”
记者:“您觉得是他的合规还是您开得更合规?”
杨传榜:“都合规,就是个习惯,包括患者也是一个习惯。原来的话,人都习惯发烧就要输液。”
记者:“现在呢?”
杨传榜:“现在输液控制在20%以下,用药就是通过处方集,指导用药,更科学一点吧。”
记者:“在慢慢习惯?”
杨传榜:“是逼着习惯的。”
改变、适应、习惯,可以说,这几年,杨传榜这个村医当得可一点也不轻松。
18岁那年,杨传榜跟着亲戚学了两年医,就在家当起了赤脚医生。“原来,在家里就是上班。当时比较简陋,听诊器啊,体温表啊之类的,其他的没了。”
2001年,栗树卫生室建成,诊室、治疗室、药房,一应俱全,杨传榜从此搬到这个离家三公里远的卫生室,成了“上班族”。“在这里天天上班,没有节假日。早上7点半晚上5点半,中午不休息。”
离家远了,午饭就成了凑活。卫生室西侧,一间木头顶棚的小屋,就是厨房。
记者:“看看您做饭的环境。”
杨传榜:“哎呀,我这里有什么,你来看我真不好意思,就有一个电饭锅,蒸点米。”
这边,刚适应了生活上的改变;那边,工作又起了新变化。2009年,我省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公共卫生被纳入村医的服务内容。杨传榜从每天坐着等病人上门,变成时常要下去走访病人。 工作内容变了,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人群的随访、健康教育,很繁琐,占了60%到70%的时间。随访是一个季度一次,一年跑2000多次,随访率达不到就扣钱。
杨传榜:“这个血糖仪、体重秤,血压表、血糖仪,就这些东西嘛。”
记者:“就一个袋子?”
杨传榜:“还有装其他资料,建档的,两个包。”
杨传榜出门随访,一般安排在下午,不过很多时候,都是刚抬脚走,就被上门看病的村民拦下。
村医的工作琐碎、繁杂,杨传榜倒也乐在其中,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干了30多年了,乍一放下,还真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杨传榜:“你能去干什么呢,病人有的都是奔着我来的,都是来找我的,不是交给其他人我不放心,人家自己都不放心。”
记者手记:
过去,开药是村医养家糊口的主要来源。新一轮医改拿出“杀手锏”,通过建立规范化的远程信息遥控系统来规范村医的行医行为,自此,分散在各地的村医有了统一的行医标准。
今年7到10月,先期试行这一办法的肥西等三个县的农村卫生室医疗总费用同比下降了30%,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静脉输液率下降了2到3成。
据说,为鼓励村医们使用这套系统,新农合还出台政策,对考核合格的村医给予经济补助。这在杨传榜那里得到了证实,就在上个月,他就因为规范诊疗拿到了300元的奖励。
这让他很开心,适应新的工作方式更加有了动力。而正是千百个像杨传榜一样的村医的改变,才使乡亲们就近看成病、看好病的愿望变得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