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那座唯一的家庙
○断成两截的圣旨碑,上面的字迹依稀可见 |
作为一代风云人物,李鸿章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等地都曾建有祠堂,同时还有供奉列祖列宗的宗祠。但用来祭祀本房直系先祖的场所却只有一处,那就是位于合肥市新站区磨店社居委于湾村的李鸿章家庙。
九十九间半的房屋
因为和合肥市新站区管委会党工办的徐亮先生联系好了,当我们一行人到达于湾村委会的时候,村主任葛伦海早已等候在那里了。见我们迫不及待地询问李鸿章家庙时,他往不远处的一处围墙围着的大院子说,原来就在那里,可惜的早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就拆除了。
葛伦海先生说,许多地方都有李鸿章祠堂,比如北京、天津、上海、南京。甚至就在离此只有三华里的地方,以前也有一座李鸿章的宗祠,大兴集还有一座李鸿章享堂。但作为祭祀本房直系先祖的场所,全国只有于湾这一处。
其实,于湾并不是李鸿章祖上居住的地方,只是因为这里是块风水宝地。据说,李鸿章当年曾经请来一位阴阳先生为祖坟和家庙看风水,走尽了十里八乡,最后看中了这块中间高、四面低的“荷叶地”。
当年修建家庙的时候,正是李鸿章权势如日中天之时,因此建筑气势雄伟。整个家庙占地大约有一公顷,里面雕梁画栋、精美无比。传说光是烧石灰的池子就有两个,面积有三亩田那么大。家庙建好以后,石灰池逐渐变成了水塘,当地人叫它大郢塘,一百多年来灌溉着周边的天地,滋润着家庙里的花草树木。
关于李鸿章家庙到底有多大,在磨店普遍认为是九十九间半,这里面还有个故事传说:当年与李鸿章同朝的一位官员,为陷害李鸿章,特为他盖了九十九间半厢房作住宅,以此来表明李鸿章有篡位谋反之意。李鸿章是聪明之人,一眼便识破了诡计,就势将住宅改为家庙。
不过我们分析,这只是个传说。民间流传天上玉皇大帝的天庭只有一百间,所以,地下的建筑群只能建九十九间半。而真正的来源是与《易经》乾卦相关,代表帝王。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九为最大阳数、吉数,过九则意味走下坡。另外“九”谐音“久”,符合企盼之“长久”的心愿;而半寓“五”。故“九十九间半”,比附“九五之尊贵”。初期仅用于皇家工程,如宫殿、陵墓、坛庙、城墙及仪仗、祭祀等。
到了明朝中叶以后,僭越风气兴起,民间也逐渐盛行九十九间半建筑规模,尤以江淮等地为最。现在保存完好的泰州周氏住宅和南京甘熙故居,都是著名的九十九间半代表建筑,而其主人都不过是腰缠万贯的商贾。
先后三次拆得精光
安徽省历史研究中心主任翁飞博士解释,清朝入关以后,实际上实行的是“福利分房”,作为一品大员的李鸿章在京师的大宅门应该是20间。从李鸿章在北京拥有祠堂的待遇来看,他在朝中地位极高,为唯一一个在京师建立祠堂的汉人官吏。
这样一位小心谨慎的高官,是不会办僭越之事的。我们猜想,当时修建九十九间半建筑已经不是大逆不道。
葛伦海先生是位老村长了,曾经见过未拆之前的李鸿章家庙。那是典型的徽派特色建筑群,规模十分宏大,气势恢宏。据他回忆,“文革”期间,乡村里有许多大型会议都在这里召开,能同时容纳三五百人参加会议。
当年李鸿章家庙的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大匾,上面是“老佛爷”慈禧太后亲笔书写的“李氏家庙”四个大字。屋内挂满了曾国藩、左宗棠等诸多名人字画,四周圆柱刻有龙凤图案,还有同治十三年十月初八皇帝的圣谕,景象颇为壮观。
因为规模宏大,上世纪七十年代拆除李鸿章家庙的时候,还颇费了一番周折,先后拆了三次。
第一次是1972年,正是“文革”步入高潮时期。全国到处都在“破四旧、立四新”,即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建立新思想、新文化、新风俗、新习惯。而电影《甲午战争》将李鸿章刻画为大卖国贼,他的家庙自然难逃厄运。
当时的于湾属于肥东县店埠区。一天,区里一下子拉来80多位“四类分子”(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这四类人的统称),将李鸿章家庙的部分建筑拆除,把拆下来的木料、砖头拉到县城盖办公室、宿舍。
第二次是在1974年,当时的磨店公社要修建大礼堂。因为经费困难,相关人员就想到了李鸿章家庙上好的建筑材料,于是再次将家庙拆除一部分。
到了“文革”后期,李鸿章家庙仅存的房屋被改为于湾小学。由于两次大规模的拆除,以及周围村民不时地从家庙搬运建筑材料,残留的建筑都成了危房。为了杜绝安全隐患,时任村革委会主任的葛伦海给上级打报告,最终将李鸿章家庙完全拆除,在上面重新盖上了教室和教师宿舍。
残留的几个老物件
在昔日李鸿章家庙的院落里,一堵青砖砌就的墙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只是上半截砌的又是现代的红砖。葛伦海先生说,这堵墙是2000年才砌的,下面用的是原先的老青砖。
他把我们带到旁边另一堵墙面前,让我们看看眼前墙的青砖和那堵墙的青砖有什么不同。我们仔细比较了一下,感到是一个年代的呀。葛伦海先生用指甲抠了抠青砖缝说,新砌的墙是水泥勾缝,而老墙用的是糯米汁。
这也是一些文物工作者判定这堵墙是当年老墙的证据之一。
现在的于湾村人,文物意识大大加强了。他们多年以来积极搜寻、征集原先李鸿章家庙里散落的老物件,并且集中放置在家庙原址院落里的空地上,还专门分别砌了安放底座。
听葛伦海先生说,李鸿章家庙原门前有两尊石狮,一人多高,十分威武雄壮。“文革”时被野蛮地砸碎,抛到于湾小学旁边的池塘里。后来他们组织人力下塘打捞,不料只找到一个石狮头。但仍然可以从圆瞪的双眼中读出一丝威严,似乎在暗示着不公的遭遇。
石鼓当年也是安放在大门口的物件,当年人们把它砸碎后并没有丢弃,而是用于夯实于湾大坝,许多碑石、基座也被用于过路桥石和拦水坝。
让我们最感兴趣是那块已经断成两截的圣旨碑,记不清什么时候被垫在通往于湾小学的路上,天长日久被车辆辗成了两截。碑身被重新抬回和那些老物件放在一起,上面碑文仍依稀可见。我们凑近了仔细辨认,见有“李鸿章之母教子有方”、“同治十三年”、“钦此”等字样,大体记录了当时慈禧太后在李母寿时赠送绫罗绸缎等物品。
同行的人有疑问,我们通常从影视作品里看到圣旨都是写在绢帛上的,这里为什么要刻在石头上?
为此,我们咨询了文史专家。原来,过去接到皇帝圣旨是件光宗耀祖的事情,一般都是要炫耀显摆。通常是抄写在宣纸上,装裱后悬挂在厅堂之上,有的刻在名贵木板上面,也有的刻在石碑上,放到家庙、祠堂里面。而圣旨原件是要收藏在箱底,每逢盛大的日子,还要焚香净手,拿出来膜拜的。
○从池塘里打捞出来的石狮子头,丝毫不减昔日风采 |
○这堵墙还是原先的青砖老墙,是用糯米汁勾缝 |
○于湾村委会主任葛伦海在为我们讲解李鸿章家庙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