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三农”发展保驾护航 2014年四百多万农户受益

14.01.2015  09:49

  安徽广播网1月14日讯 (记者:徐军) 我省从2008年开始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为“三农”发展保驾护航。几年来,农户投保率、政策到位率和理赔兑现率稳步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防火墙”和“稳定器”作用日益明显。省财政厅最新统计显示,2014年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赔付6.9亿元,446.9万户(次)农户从中受益。

  郭启发是五河县双忠庙镇訾湖村的种粮大户,每年光小麦的种植规模都将近千亩,去年由于天气原因,小麦减产严重,好在政策性农业保险多少弥补了他一些损失:“小麦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上每亩地交了2块多钱,我交了2千多块钱的保险费,因为小麦受到了严重的干旱天气,向保险公司了报了险,他们过来核灾,赔付了八千五百块钱”。

  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自2008年起启动,2009年起纳入省级民生工程。2014年,省财政厅发布《安徽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办法》,要求提高农户投保率、政策到位率和理赔兑现率,保险机构要及时足额支付应赔偿的保险金,杜绝截留、侵占、挪用赔款行为的发生。国元农业保险公司董事长张子良说:“我们尽快的确定损失和损失面积,第一时间把应该理赔的款项及时足额的通过打卡的方式发放到农户手中”。

  目前我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已经对水稻、玉米、棉花、大豆、小麦、油菜等主要品种实现了全覆盖,同时还鼓励各地根据农业产业政策、农业生产特色,自主选择其他品种开展特色农产品保险试点。庐江县惠阳水产养殖家庭农场主许惠忠正是得益于水产养殖保险的保障,增强了发展信心:“我们深深感到很高兴,养殖场有这样的后盾,我们就大胆地敢发展。我这个养殖场最近马上还扩大几百亩,我们敢引进新品种,有信心去奋斗。

  2014年,全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累计承保大宗农作物8827万亩、牲畜118万头,为1400多万户(次)农户提供了262.2亿元的风险保障;累计赔付6.9亿元,446.9万户(次)农户从中受益,为农户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减轻因灾损失,发挥了应有的“防火墙”和“稳定器”作用。省财政厅副厅长左俊说:“农户参保的意愿不断增强,试点的品种扩大到我省主要的农作物和重要的畜禽品种,种植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理赔兑现率稳步提高,形成了比较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理赔工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