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尚“有隙” 微型养老院如何摆脱成长烦恼?

15.10.2014  07:41

  去年,国家及我省出台养老院设立新规,为民办小型养老院带来政策利好。但记者走访发现,民办小型养老院的设立、发展仍难免遭遇“玻璃门”——

   温馨的“小家”

  9月27日上午,在位于合肥市庐阳区吴山巷内的逍遥津老人服务中心里,83岁的徐文兰老人坐在休闲娱乐室里,津津有味地看着前几天快乐歌唱的录像。逍遥津老人服务中心是一家民办“微型养老院”,只有18个标准间和9张特护床位,是徐文兰和另外40多位老人的温馨“小家”。

  “这里住的人少,幽雅温馨,更像在自己家里。 ”徐老告诉记者,一开始,她住在女儿家,女儿请了保姆给她做护理,然而每到过年过节保姆就要请假,女儿要上班,她只能一个人在家。后来,她又住进了一家大型养老院,但由于不习惯太多人统一起居的生活方式而离院。经熟人介绍,徐老于2012年底住进了逍遥津老人服务中心。刚开始,徐老及家人还担心这里规模小,养老服务可能不规范。但入住一段时间后,徐老发现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由于老人少,医护人员对每个老人都很熟悉,服务很贴心。

  记者注意到,和传统的养老院相比,逍遥津老人服务中心虽然规模小,但在功能上毫不逊色。1楼有洗衣房、餐厅、活动室、娱乐室等,2楼是老人的房间,装有空调,还设有独立卫生间。

  “我们院规模小,所以能灵活经营,有针对性服务好老人。 ”合肥市蜀山湖老年公寓负责人孙海萍说,为了让老人吃上放心菜,她每天早上都亲自驾车去菜市场买菜,还在公寓院子里的角落上开辟出一个小菜园,为老人提供绿色时蔬。孙海萍告诉记者,“微型养老院”从经营管理到服务、收费等都以老人为中心,不求多,而求长,虽然入住的老人数量不多,但每个老人住的时间都很长。

  合肥市民政局福慈处负责人王锡友告诉记者,“微型养老院”既能填补大型养老院的“盲区”,又能让老人就近养老,值得推广。去年,国务院35号文件和省政府60号文件均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其中就包括10张床位以上的“微型养老院”。

   政策尚“有隙”

  “如果没法通过消防验收,公寓就要关停了。 ”孙海萍忧虑地说,国家和省里新出台的规定,降低了养老机构的准入门槛,但对于蜀山湖老年公寓,这意味着需要再次办理设立审批手续,而且很可能难以通过批准。

  蜀山湖老年公寓2003年拿到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2004年正式开业。由于实际运营需要,2010年由原址搬到现在所在的大杨镇产业园区,租用了2000多平方米的工业用房。因为是工业用房,消防部门就不愿意进行消防验收,而通过消防验收是养老机构被允许设立的前提条件之一。

  “部门政策之间衔接不够,虽然民政部门的政策是鼓励利用商业、工业用地开办养老院,但消防部门却不买账。 ”合肥市庐阳区民政局副局长张炜说,蜀山湖老年公寓要继续运营,要么再次搬家换地方,要么变更现有的土地性质。

  “把工业用地变为商业用地,院里要出资好几百万;搬家,不仅要花钱,老人及家属还很难适应陌生环境。 ”孙海萍告诉记者,蜀山湖老年公寓收费较低,这些年一直是勉强维持运营,根本拿不出钱来变更土地性质或搬家。她正努力寻求有关部门的帮助,希望消防部门能来验收,否则就只能关停了。孙海萍最担忧的是,公寓一旦关停,部分经济条件差的老人找不到新的养老院。

  采访中,许多民办养老院负责人对当前举办“微型养老院”都不积极,他们表示,“微型养老院”生长有“两难”:一方面,消防、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对养老机构监管都有自己的规定,部分与现行的养老机构发展政策不一致,甚至有抵触,造成“微型养老院”设立难;另一方面,“微型养老院”很难真正享受到扶持奖励政策,发展难。

  省民政厅福慈处处长高光权告诉记者,目前,我省有资质的“微型养老院”极少,个别“微型养老院”也是租赁社区养老中心经营。记者从合肥市庐阳区民政局了解到,该区最小型的民办养老院床位都近50张。

  合力促发展

  “微型养老院”是一种新型养老机构,它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国务院和省里已先后出台了促进政策,当务之急是有关部门要结合自身职能,把政策具化成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和标准,让经营者有章可循。

  “我们最盼的就是政策早日落地。 ”一家民办“微型养老院”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己的“微型养老院”经营良好,床位供不应求,就想通过贷款扩大规模。但由于资产是租用的,无法办理抵押贷款,贷款办不下来,民政部门对民办养老院的贴息政策也就无法享受到。如果贴息政策能落实,他会再开一家“微型养老院”,满足周边老人的需要。

  “民办养老院招聘护工难,‘微型养老院’招聘护工就更难了。 ”逍遥津老人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宏希望政府加强养老业人才培养,增加养老业人才总量,引导推动“微型养老院”与大型民办养老机构、社区医院等进行合作,借助他们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政府有关部门还可以通过鼓励志愿者、社工多到“微型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定期对微型养老机构进行上门服务,解决“微型养老业”的人才短板。

  王锡友认为,“微型养老院”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合力扶持,共同呵护。合肥市将养老业发展纳入市政府新一轮改革的总盘子,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内容纳入政府的社会体制、现代服务业等改革任务中,就是要确保政策落实,多部门能合力推动。

  长期关注养老产业发展的专家表示,对“微型养老院”要宽进严管,多方面扶持。民政部门要积极协调消防、卫生等部门,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尽量放开“微型养老院”的准入,同时规范其软硬件配备。还可以探索将现有的政府资金补助变为政府购买服务,直接送服务进养老院,扶持“微型养老院”发展。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