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部门发布政策:将芜湖打造成皖江商业发展引领之城

31.10.2014  10:16

10月27日,市商务局会同市发改委等七部门,举办《关于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会上明确提出芜湖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目标和定位:力争到2020年,将芜湖打造成为皖江地区商业发展引领之城、安徽省品质消费欢乐之都、长江流域重要的商贸枢纽城市。
  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快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出台《意见》,是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需要,是服务生活、服务生产,建设宜居宜业城市、提升城市品位的需要。
  该负责人表示,加快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总目标是:到201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超1000亿元,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达1000家;实现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20家、超50亿元的6家、超100亿元的1家;商贸流通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8%以上。力争到2020年,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布局合理、竞争有序、功能完备”的现代流通体系,将芜湖打造成为皖江地区商业发展引领之城、安徽省品质消费欢乐之都、长江流域重要的商贸物流枢纽城市。
  县区发挥特色错位发展
  总目标制定后,如何具体实施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就要求我市要优化商贸流通网络布局;加强便民商贸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壮大商贸流通主体;推动现代流通方式应用;加快行业改革开放和诚信体系建设。
  其中,镜湖区建设成具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央商务区和大型商贸中心;弋江区建设以文教会展、电子商务、服务外包为主要内容的区域性商贸中心;支持鸠江区建设融商业、旅游、文化为一体的区域性商贸中心、与产业相匹配的专业市场群;三山区建设以综合物流园、专业市场为主的临港型商贸中心;省江北产业集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大桥开发区建设与各自产业相适应的商贸流通体系;无为县、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分别建设以农产品、高端装备、循环经济、汽车及零配件等为特色的商贸聚集区。
   七大政策支持发展
  《意见》指出,到2020年,芜湖分别建成国家级特色商业街区3处、省级5处;城市社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全面形成;乡镇商贸中心、配送中心覆盖所有中心镇,直营连锁超市覆盖所有中心村;实现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商贸流通企业50家、超50亿元的10家、超100亿元的3家;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达到1500家;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区1处、省级2处;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比率达95%,连锁化率达26%。
  “设立商贸流通业专项资金、免征农产品流通环节有关税费政策、商贸流通企业获得中华老字号、安徽老字号的,分别给予50万元、10万元奖励……”面对这些任务,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明确提出,在项目用地、财政金融、完善社区商业设施、促进农产品流通、培育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实施品牌战略等七方面给予商贸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