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双周座谈会谈政府职能转变

26.12.2014  15:42

    新华网北京12月25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李志晖)全国政协近日以“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公信力”为主题召开今年最后一场双周协商座谈会。这一议题直接关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压轴”分量可谓十足。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与以往历次双周协商座谈会的“高规格”一样,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主持本次座谈会,和与会同志交流并讲话。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政府职能正从管制型逐步向服务型转变。在此过程中,政府公信力的内涵也在发生演变,其决定因素包括政府能否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能否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因此,如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与如何提升政府公信力,两者都是中国未来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证。

  新一届国务院组成以来,把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作为首要大事。截至今年9月,先后取消和下放7批共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同时也加大监管力度,保证市场公平竞争。

  在俞正声主席主持的本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委员们认为,政府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和政府公信力的增强”。

  转变政府职能无疑是“正在进行时”,而且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也有一些基层反映,行政审批下放带来的实惠还不太明显。究其原因,在于少数地方政府职能越位、缺位、不到位问题依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这些问题不迅速得到解决,显然也会影响政府公信力。

  有委员指出,有的部门和地方依然存在着片面追求取消和下放审批权限的数量等现象,政务信息公开不主动、不充分、不及时。甚至,一些行政审批成了谋取部门利益的一种手段,会妨碍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损害政府的形象。因此,行政审批的改革必须抓紧。

  这些建议,是委员们在广泛听取政府部门、专家学者等各方面意见建议后,以及在山东、江苏、吉林、天津等地方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的,真实反映了一线实际情况。

  在座谈会上,委员们为解决好行政审批问题积极提出对策建议。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凸显法治原则:增强法制观念,政府的职能要法定化,工作的程序要法定化,监管的方法要法定化。政府组织法体系建设应该摆上议事日程。

  参与此次座谈的全国政协常委周汉民即是持此观点的委员之一。他在今年6月的一份建议中就提出,应尽快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关安排,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转化为法律法规。

  在座谈会上,委员们还提出,权力公开,收费公开,把各地非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公开,置于群众的监督下。要重视改进方法,实行宽进严管重罚。

  这些观点恰恰与国务院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下一步工作思路相符合。今年8月底,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杨晶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表示,将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继续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提高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法治化水平。

  中共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相关负责人也出席会议并发言。

  不少委员表示,座谈会把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尖锐地提出来”,而政府部门也给予了积极回应,进一步凸显了双周座谈会沟通思想、增进共识、协调关系、凝心聚力的协商平台作用。在这种良性联动中,政府职能转变、增强政府公信力的工作,必将在2015年迈出更快步伐。

责编: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