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改革领跑路】政务服务:从“一站办结”到“一网通办”
为人民服务,始终是党和政府的根本宗旨。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始终是改革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
从“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到“最多跑一次”;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到阳光、规范的标准化服务;从“一站式办结”到“一网通办”……安徽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的轨迹,生动可感。
在全国最早一批成立政务服务中心,首创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体系,打造全省统一的政务服务网上门户……持续深化的改革举措,引领安徽朝着建设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省份,不断跃升,奋勇向前。
进一个门,办百件事
——覆盖城乡、上下联动的五级政务服务体系,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如今,走进安徽一个普通行政村的村部,最整洁、最敞亮的办公场所,通常是为民服务工作站。群众找政府办事,在这里登记,余下的手续便可交给工作人员全程代办。 “群众动嘴,干部跑腿”,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变得通畅。
村级为民服务工作站,是政务服务体系的“神经末梢”。省市县乡村五级均设有实体服务中心或服务站,是安徽政务服务的一大特色。
在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上,安徽在全国范围内亦属“先行者”。
本世纪初,相较于沿海先发地区,安徽在产业基础、交通设施等方面差距明显。要吸引人才和资金等发展要素,加快赶超先进的步伐,就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在政务“软环境”上下功夫,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投资环境,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
设立政务服务中心,将分散于各个政府部门的服务事项集中起来,实行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正是优化政务“软环境”的重要举措。
2000年5月,芜湖市成立全省第一家政务服务中心,这也是全国地级市中最早的政务服务中心之一。
2001年12月,省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这是全国第三家省级政务服务中心。
“进一家门,办百家事。 ”当时尚属新生事物的政务服务中心,被形象地称为“政务超市”。对苦于在不同部门间来回奔波的办事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惊喜。大量服务事项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不仅提高办事效率,也使服务过程统一置于中心监管之下,更加公开、透明,从而遏制“吃拿卡要”。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成功经验被不断复制。全省各市、县陆续成立政务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向乡镇延伸。结合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的推行,乡镇开始设立为民服务中心,有条件的村设立代办点,对农民需要办理的事项提供“一条龙”服务,对财政补贴农民资金“一卡通”发放,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一站式”办结。
积10余年之功,全省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乡村两级覆盖率接近100%,覆盖城乡、上下联动的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两集中、两到位”,破解“只挂号不看病”
——打造以窗口为主导的审批运行机制,做到“大厅之外无审批”
改革从来就不会一帆风顺。
建设政务服务中心、打造“一站式”服务,涉及几乎所有的政府部门,牵动方方面面的利益,带来服务模式的深刻转变,绝非一朝一夕可竟全功。
省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之初的2001年,只有31个部门、236项审批及服务事项进驻,审批事项进驻率不到两成。到2003年,进驻单位陆续增加了人事(编办)、公安等8家,进驻服务事项899个,审批事项进驻比例也仅七成多。
形式上进驻、实质上未进驻的现象,在省及市县政务服务中心成立之初普遍存在:一些部门设在中心的窗口只有受理权,没有审批权。受理材料后,还得送回后方业务处室审批。2006年,在省直机关加强效能建设动员大会上,省领导曾批评,“有人形容,政务大厅就像医院的挂号窗口,只挂号不看病”。
不来一番“伤筋动骨”的变革,政务服务效能就得不到实质性的提升。
“进是原则,不进是例外。 ”我省出台一系列刚性规定,明确省级行政审批事项一律进驻省政务服务中心。
针对窗口“只挂号不看病”现象,以“两集中、两到位”为要求的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迅速推开:部门行政审批权向一个内设机构集中,该机构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人员和事项进驻中心到位、向窗口授权到位。
改革的目标,是打造以窗口为主导的审批运行新机制。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首席代表的现场审批、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职能得到强化,一般事项直接审批,复杂事项牵头组织,跟踪督办,限时办结,启用行政审批专用章,由首席代表在授权范围内管理、使用。
2008年,省级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从住房城乡建设厅、林业厅、地税局等5部门首先试点,逐步扩大。各市也陆续实行“两集中、两到位”。到2013年,省政府所属具有审批职能的部门和审批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原单位一律不再受理,做到了“大厅之外无审批”。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