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改革领跑路】丨农村改革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加快在广大农村地区试点多项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加速向乡村回流,盘活土地资源,做强乡村的新产业,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
这两天,在长丰县吴山镇举办的首届农民丰收节上,当地农民张劝劝种植的大米、杂粮等多种农产品一亮相,就被在村里游玩的游客争相选购,仅一天时间销售额就达到了三千多块钱。在家门口就能轻松把钱挣到手,这让过去在外打工的张劝劝想也不敢想。合肥市长丰县吴山镇涂郢村村民张劝劝:“在外面打工跟家里挣得也差不多,越来越多的乡亲们都选择回来发展了。水稻长势比往年好,今年应该是大丰收。”
现在,张劝劝流转了村里50多亩土地,走规模化、品牌化的农业生产经营之路,让传统种植业搭上一二三产融合的快车。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改变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效益低的状况,作为省里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的试点县之一,长丰县抓住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的重大机遇,让农村土地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再把土地交给懂农业、有技术的2800多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经营。
合肥市长丰县委副书记刘剑:“土地一直是农村农业改革的一个核心,全县170多万亩的土地进行了确权,有一半以上的土地进行了流转,为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制度基础。”
土地制度改革有效促进经营制度改革提速,安徽在2016年基本完成整省土地确权基础上,截至目前,全省已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到8.9万家和7.7万家,农村承包耕地流转率已达45.5%,返乡创业人员总数达41.27万人,带动就业146.27万人,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高于全国4.5个百分点,达到了62%。
农业农村部专家咨询委委员刘奇:“十九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实质上就是优先保障农民的发展权问题,现在的经营制度改革、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改革等等方面,就是围绕着振兴乡村这么一个目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
为了调动更多资源要素流向农村、发展农村,眼下,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农村重点改革也在有序推进。在马鞍山市和县西埠镇,当地凭借生态资源良好的先天优势,成功引入2亿多元社会资本,联合对几个村子的集体资源、资产进行整合开发,打造出苗木种植、旅游等多个新兴产业,带动周边乡村的近百人以土地加盟的方式,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马鞍山市和县西埠镇农民颜兴旺:“能干的有技术的,一年也能搞个七八万块钱,我们现在越干越有劲。”
安徽林海园林绿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丽:“新产业的产值目前已经达到近3亿元,现在我们正在积极探索尝试新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多种方式,带动当地的村庄、合作社共同发展,进一步释放改革的红利。”
目前,全省1392个村正在推进“三变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已覆盖所有县(市、区),已有1493个村完成了股份合作制改革任务,共量化集体资产80.9亿元。在农村改革助力下,今年上半年,全省农业生产保持稳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迅猛,其中休闲农业综合营业收入430.8亿元,同比增长25.3%。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472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0元。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王华:“农村改革应当是下一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活力动力和源泉,把集体资产到底有多少家底摸清楚,我们今年年底要全部结束,全省已经有10个市都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可以把农村的资源盘活,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