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李祖青:灶台变迁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新安晚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新安晚报或安徽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直到今天,回想小时候家里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东西莫过于厨房里的灶台,不仅仅是一日三餐围着它转的原故。
灶台在我们乡村一般都有单独的房间,与住人的房间留有一小段距离,住房大厨房小。分隔开来的主要原因:一是远离烟熏火燎,二是预防火灾殃及主房。我小时候亲眼见过几次火灾,都是因为厨房着火后燃上了大屋。
从我记事,灶台都是土坯砌成的,灶台上安放着一口大锅和一口小锅。大锅用来煮饭,小锅用来炒菜,在煮饭与炒菜之前或之后,还用它们烧水。
锅灶以燃烧稻草为主,遇到连日阴雨,稻草受潮,烧煮就显得异常困难。有人用芭蕉扇扇风点火,有人鼓着腮帮子对炉灶中吹气。用口吹气,人反应要快,稍不注意就会被突然燃起的烟火呛得半天喘不过气,有时候还会被烧焦眉毛。我们庄子上倒是有一件灶台配套设备,那是我舅爷爷家的风箱。有一次,我好奇地问父亲,我家怎么没有风箱呀?父亲放低声音对我说,有风箱的,从前都是大户人家。舅爷爷家的风箱早已分不清是什么颜色了,却让我羡慕不已,随着呼啦呼啦的响声,还真能控制灶台里面的火焰大小。至于什么叫吹火棍,我只听母亲说过,不知道是啥样!
可想而知,灶台是一个家庭经常有食物与油腻的地方,也是被蟑螂与蚂蚁看重的角落。大拇指大小的蟑螂很知趣,总是见人就躲,快得让你抓不到。那些小蚂蚁却总是大摇大摆地来回忙碌,有时三五成组从锅碗瓢盆里搬食物。尽管我们有时候用开水烫,它们仍前赴后继、目中无人。
上世纪80 年代后期,大部分人家开始建砖瓦房屋。房屋建好后,首先考虑的是灶台,因为灶台干净与否,是检验一个家庭的卫生标准。用红砖砌灶台,用水泥或瓷砖铺台面,灶台上沾了点油,抹布一擦,干干净净,再滴点洗洁精,光亮如新。
我问过母亲,过去那种用泥土砌成的灶台,粘了油腻是怎么擦拭的?况且,那时候还没有洗洁精。母亲笑着说,“你怎么这样傻!过去哪有这么多油!一年全家人吃的油,还不到现在的一个月用的油。我们都是用筷头蘸点油滴到菜盆里,怎么会把油滳到灶台上呢!”
这几年似乎是灶台的一次革命。几年前我们回家,父母不再是一个灶上一个灶下忙碌。一桌菜上桌,母亲也不像过去一身油腻一脸的草木灰,吃饭之前也用不着去洗个脸。因为家里安装了油烟机,还有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煤气灶,一应俱全。母亲感慨地说,“过去要是有电饭煲,淘上大米放上菜,干完活回来就吃饭,我们能省多少时间,能多干多少活,还干净!”
几年前,合肥金寨南路延伸至花岗镇,我的家乡也纳入村庄规划拆迁范围内。拆迁是好事,但让父母亲留恋的是老宅和厨房里的一套电器。听我们说,不久就会住上高楼,用上自来水与天然气时,母亲反而犹豫了,她说:“我刚丢掉了稻草与木柴,学会了使用这几样电器,怎么又要改天然气?真是要活到老学到老!我担心的是能学会使用吗?”
责任编辑:张至卿 文章关键词: 改革开放40周年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