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不辱使命(人民观点)

12.05.2015  10:12

    改善民生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更是开启社会活力的钥匙;不仅是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需求的力举,更是个体梦、家国梦竞相绽放的托手

  

  改革也好,发展也好,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民众的幸福。“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充分体现了改革发展的人民观。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怎样使经济增长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结合起来?如何体现“发展的温度”,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有力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无疑是必由之路。

  评价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GDP的高低快慢只是其中一个维度,提高百姓收入、改善民生福祉真正反映经济增长质量,是比GDP增速更值得关注的指标。着力推进民生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缩小分配差距为重点,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织牢民生保障“安全网”,才能不断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使改革红利抵达最广泛的人群之中。

  经济新常态下,没有零成本的改革和调整,也不存在一马平川的转型之路,要把改革的成本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内,让转型的风险隐患降到最低,民生保障和社会政策至关重要。譬如,妥善安置好转岗和下岗职工,钢铁和炼化工业淘汰落后产能才会顺理成章;有针对性增加就业岗位,才能及时应对因为转型升级而出现的工厂关停。越是在改革克难攻坚的紧要关口,越是处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济风险累积增多的形势之下,越应发挥好民生保障“蓄水池”“调节器”的功效,有效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以民生改善汇聚更多改革共识和发展合力。

  过去,民生停留在有饭吃、有学上、有房子住的基本需求层面,而今,民生更多意味着收入的稳步提升,优质医疗服务的便捷提供,起跑线上的教育公平,优美的环境和洁净的空气。不断衍生变化的民生内容,换个角度看就是一台拉动增长的强劲引擎。

  从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再到支持养老家政业发展、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只要能准确把握住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点,民生工作就不仅不会因为经济增速放缓而受拖累,还可以起到扩大内需、拉动发展的功效。

  “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民生不是谋求政绩的幌子,最见不得“客里空”,而是实实在在的良心活,最需要用真心、见真章。中央深改组会议相继就社会体制改革、公立医院改革、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等事项作出部署;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着力促进创业就业、加快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打好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攻坚战等多个具体务实的民生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叮嘱的,“一诺千金,说到就要做到”,中央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部署,必须不打折扣地严格落实。把民生工作从价值排序上重视起来,在贯彻执行中务实起来,民生项目的含金量才会真正转变成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度。

  民生无小事。无论是旨在消除贫困代际转移的教育公平问题,还是被称为社会政策“珠穆朗玛峰”的医疗卫生保障问题,抑或是“同呼吸、共命运”的环境保护问题,哪一项单列出来都堪称浩大工程。各级干部尤其需要激发高度责任感和强烈同理心,把老百姓的每一项民生需求都实现好、维护好。

  由惠民生到促增长,由保基本到促改革,实现的不仅是社会进步、经济增长,更包括人生价值、个体梦想。改善民生在中国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更是开启社会活力的钥匙;不仅是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需求的力举,更是个体梦、家国梦竞相绽放的托手。民生无虞,我们经济转型升级的最终实现才有最坚实的基础,经济社会发展才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全面深化改革也才会收获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12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