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贝宁到和县寻根:回不去的家乡 不能回头但不可遗忘

11.11.2015  11:04

撒贝宁到和县寻根:回不去的家乡 不能回头但不可遗忘

新安晚报 安徽网 讯  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客从何处来》,以“良心之作”的姿态受到关注。9日晚在历史的倒影中看清自己的主人公是撒贝宁,而撒贝宁的寻根之旅也踏足了安徽和县。昨日撒贝宁接受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采访时直言,发现背井离乡的过程从未停止并且可能越走越远,“我们永远会在路上,永远也回不了头,但是只要你别忘了根在那儿。” 撒贝宁篇播出当晚收视率也攀升,不少网友深深爱上了这档并不娱乐“逆流而上”的节目。

和县很小很宁静

客从何处来》第二季第二集撒贝宁篇的寻根路线,从武汉市民权路清真寺遗址,辗转到王家巷码头,从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县八字门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司令部驻地旧址,又去到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镇侏儒山……撒贝宁的寻根之旅充满谜团:作为武汉唯一的撒姓家族,他们为什么,又是怎样来到这座城市?而7月份节目录制时,撒贝宁来到家族的原籍,与南京一江之隔的安徽和县。其实撒贝宁十几年前来安徽录节目时来过一趟和县,不过那时候的和县在撒贝宁的心中只是户口本上的一个祖籍概念,没有做更多的调查了解,包括许多当年祖辈在这里生活的痕迹,“他们说不清楚,我更说不清楚。”谈到和县,撒贝宁的感觉是“很小很宁静的县城”,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刚刚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屠杀。那年二月,小撒的曾祖父带着全家老小二十三口,随着汹涌的人潮,背井离乡,踏上逃难之路,而在饥饿和劳累的路途中,相继有三个孩子夭折,最终只有二十口人到达武汉。武汉最大的清真寺,当时是他们在武汉第一个落脚的地方。寻根之旅带着小撒穿梭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在这样的回顾和探寻中,触碰到祖辈生活的痕迹,感知他们的脉搏,小撒在片中无数次的沉默,“所有的这一切已经是上天给这个家族最好的安排。”

故乡很远很重要

撒贝宁直言,一个人从哪儿来是终极问题之一,而家族素来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我来做这件事情,家里人认为是最有条件的,但那个时候还没有咱们这个节目。家里人曾经说过,说你呀,应该花点心思,把这个家里的一些故事了解一下,知道一下我们这个家从哪来,否则的话再下一辈的孩子们就更难了。”撒贝宁觉得,这趟寻根之旅不是电影不是小说,而是一次还原的过程,“有一些东西不像你想像中那么色彩斑斓,但是它就是真实的。你拿到手里,你能感觉到它的分量沉甸甸。包括我们这一代人,也都离开家乡,也许未来会越走越远。所以我觉得就像这次探寻在即将结束的时候,我突然发现这是一个回不去家乡,也是一个永远也到不了的远方,我们永远会在路上,永远也回不了头,但是只要你别忘了根在那儿。

至于节目里相当克制的情感,撒贝宁表示这是一种职业训练,“做法制节目做了十几年,我们看到的人世间悲欢离合太多。”撒贝宁说,即便面对悲剧也会把情感压制住,不会让它在镜头前面表达出来,“我觉得是看待这个世界的一种方式,就是我永远都能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很多事情,反而善恶黑白、是非好坏,至少在我眼中不是那么绝对了。”学会理解的角度,而不是站在一个高度去评价,是撒贝宁这些年最大的收获,“就把自己放回到人群中去理解每一个个体他所做的选择,他的决定,他的行为的背后的意义。这种状态让我能够首先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是把情感放在第一位。”

新安晚报 安徽网 记者 蒋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