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生态建设更加注重内涵
02.09.2014 10:21
本文来源: 林业厅
8月24日-29日,《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随全国重点新闻媒体记者团一起深入南宁、玉林、梧州等地,寻找广西生态建设转型升级的秘诀。
石漠化治理的弄拉模式
8月25日,记者团来到南宁市马山县石漠化治理示范点——古零镇弄拉屯。现在的弄拉屯群山环抱、树木葱郁、空气清新,50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
据弄拉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办公室主任韦小古介绍,20世纪60年代,弄拉的森林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人们饱受石漠化之苦。70年代,当地居民开始封山育林、保护植被。同时,栽竹种果、移植中药材,使这里原有的灌丛、荒山恢复成繁茂的森林,并逐渐形成“山顶林,山腰竹,山脚药和果,低洼粮和桑”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弄拉模式。
“通过治理,这里的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韦小古说。马山在全县推广“弄拉模式”,以封山育林、石山造林为主,通过工程措施治理石漠化。目前,全县累计完成石山封山育林133.4万亩、人工造林2万亩,有效改善了大石山区的生态状况。
退耕还林、砌墙保土也是马山治理石漠化的得力措施。马山县林业局局长张大成介绍说,2002年以来,全县实施退耕还林9.8万亩。同时,在大石山区实施砌墙保土工程,修造梯田1125亩;沟坝地1041处,面积240亩;种植水土保持林6750亩。
“退耕还林减少了水土流失,遏制了石漠化发展。”张大成说,原来恶劣的石山区变成了一片绿洲,“弄拉模式”开始在全区推广。
改造森林景观利民惠农
森林覆盖率高达76%,梧州不愧是广西首个国家森林城市。
8月27日,记者团抵达岭南名城——梧州,探访其改造提升森林景观的典型经验,感受绿屏环城的生态之美。
用“半座森林半座城”来形容梧州,一点儿都不夸张。登上海拔386米的白云山顶俯瞰梧州市区,在城区周围、西江沿岸,蓊郁荫翳、满眼绿色,犹如一道绿屏紧紧环绕着梧州城。构筑这道绿色屏障的,正是梧州市环城森林景观绿化工程。
据梧州市林业局局长谢善高介绍,梧州在市区可视山体范围内实施了环城森林景观绿化工程,把2.6万亩权属集体的商品林地通过租赁的方式划为市级风景林。按桂江河畔风景游览林区、西江环境保护林带、河西区防护景观林区、东环公路绿化防护林带、西环公路生态景观带等5个功能区(带)营造环城森林景观。
为实现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双赢,梧州市林业部门在市区可视山体补植补造阔叶树种、开花树种、彩色树种等进行彩化、美化,对新造林地抚育追肥,对裸露崩坡进行复绿。从前的荒山荒地、疏残林地及林相景观差的林地种上了马尾松、大叶栎等生长快、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以及阔叶和彩叶树种,构建了绵延绕城的复层混交林。
如今,梧州市区可视山体区域林相丰富、生态结构稳定。“白云山公园1立方米空气含4万个负氧离子。”谢善高说,得益于环城森林的生态效益,梧州市区空气质量常年保持优良。
除了环城森林景观绿化工程,梧州还结合“绿满八桂”造林绿化工程,对西江、桂江、南梧高速、马梧高速和207国道等1公里范围内可视一面坡进行绿化、彩化、花化改造,以提高主要通道两侧绿化美化水平,提升其生态功能,完善城市森林体系。
“通道绿化用澳洲坚果,坚果改造林相既美观又实惠。”岑溪市林业局局长梁翔峰说,坚果树冠的绿化效果好,树形美观,树叶四季常绿,且不易燃烧,防火效果好,十分适宜在高速路等通道两边可视一面坡推广种植。
岑溪市糯垌镇就有一个澳洲坚果种植示范基地。当地种植户介绍,澳洲坚果生长快,产量大,一般种后3到4年可开花结果,5年即可获得收益,达产后最高株产值千元以上,年均亩产值有万元以上,收益远高于花生和木薯等传统农作物。
在林业部门的推动扶持下,澳洲坚果这一经济树种,正在装扮广西更多的高速公路。
乡村绿化成为建设重点
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珠防林和海防林……广西以重点林业生态工程为抓手,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区的林业生态体系,但乡镇和村屯整体绿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此前,广西林业厅厅长陈秋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继续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建设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城乡绿化一体化,以村屯绿化建点、城镇绿化筑片、通道绿化画线、山上绿化拓面,点、片、线、面结合,让远绿变成近景,将绿色变成彩色,构建城镇乡村、山上山下浑然一体、色彩斑斓的绿色生态安全体系。
一场旨在惠及更多农民的绿化行动正在酝酿。
“打造一批高标准村屯绿化示范点和珍贵树种示范村屯,全面带动村屯绿化和珍贵树种发展。”陈秋华说,要运用乡村绿化大调研的成果,研究解决乡村绿化用地落实、绿化树种选择、种植组织方式、栽植树木归属、种植后如何管护等突出问题。
目前,广西正在编制全区乡村绿化苗木规划,不久的将来,“美丽广西·生态乡村”绿化活动将全面启动。
本文来源: 林业厅
02.09.2014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