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提升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24.11.2014  12:39
  •   思路上要有新定位。 行政事业单位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绝大部分财政性资金的征收、管理、分配和使用的决策者和执行者。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行政事业审计工作通过对公共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督,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使用公权力的监管和约束,在防范贪腐、减少损失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维护经济安全健康运行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在举国上下全面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四个不准”、 “依法治国”理念的大背景下,在经济领域“打老虎”、“拍苍蝇”、严惩贪腐、强力吏治的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审计工作理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盯紧权力核心,聚焦利益中心,深入领会贯彻李克强总理视察审计署讲话精神,看住管好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公共资产,为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人民满意政府贡献力量。

    基础工作上要有新举措。 首先,进一步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科学性的审计监督,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是部门预算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以往审计工作中发现,不少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严谨、不科学,随意性大,往往造成一方面财政反复追加预算,另一方面年末单位账面资金大量沉积不能发挥效率,形成实际中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两张皮”,审计监督要促进各行政事业单位把好预算编制这个“总计划”和预算执行这个“总关口”。

    其次,以审、帮、促手段努力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财务人员准入门槛不高、配备专业人员少、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低下的状况,因此,对行政事业单位不能一审就了,要加强审计回访,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专业指导和培训,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从而为行政事业审计奠定坚实基础;

    再次,审计要督促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和票据发放的全程监管,以往审计工作中发现,由于财政部门的监管不到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票据管理混乱,存在使用在财政部门领用的合法的票据,收取钱款设置账外账、私设小金库、贪污私分现象,因此,审计今后应加强对财政部门对票据监管的再监督。

    资源整合上要有新突破。 一方面要求审计“全覆盖”,而另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点多、面广、线长,审计机关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普遍存在力量薄弱、年龄结构老化、知识结构不合理现象。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审计工作一方面要抓住审计工作重点,抓住对重大经济活动具有决策权、对重点资金具有分配和使用权、对重要资源具有配置权的单位和个人行使公权力的审计监督,对这些部门和单位务求政府审计进行高频度“全覆盖”,不留盲区和死角。当前尤其要加强对专项资金、民生工程等财政性资金的监管;同时要充分整合审计资源,针对目前审计机关尤其是基层审计机关人员匮乏、力量薄弱的状况,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整合社会审计力量,同时整合行业和系统主管单位的内部审计力量,从而达到对审计对象不同形式的审计“全覆盖”。审计机关对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工作要进一步加强监督和指导,及时对其审计监督效果进行科学有效评估,形成“好中选优”机制,为政府审计添柴发力。

    问责机制上要有新作为。 在以往审计工作中,一方面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缺失或未能与时俱进修改完善,另一方面也由于部分审计人员对权力畏惧或放任,审计问责力度不够,导致屡查屡犯,审计监督效果不佳。现今随着我国政府审计社会公信力的不断提升和社会责任的不断增强,要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审计问责机制,通过对每一个问题的审计问责查处并适时向社会披露的方式“种疫苗”,达到增强经济社会“免疫功能”的效果;同时,在反贪腐方面,政府审计要勇于担当“老虎棍”、“苍蝇拍”,与纪检、司法、媒体等各监督体系形成合力,从而不断增强政府审计的威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