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东七措并举完善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

03.06.2014  15:55

      安徽肥东地处合肥市东大门,交通便利,面积2206平方公里,人口108万多人,生活无着人员社会救助工作任务繁重。2013年以来肥东政府将此项工作纳入民生工程重点推进,七措并举,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基本生活权益,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严明部门职责。出台《肥东县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实施办法》,明确民政、公安、城管、卫生等部门职责,实施首接负责制,同时明确流出地乡镇流浪乞讨源头预防治理责任。

      二是健全联动巡查机制。对城关镇,民政部门指导救助管理站主动与公安、城管等部门联系,利用流动救助专用车,加强对街面流浪乞讨人员主要活动场所巡查救助,对智障、流浪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主动实施保护性救助。对城关镇以外的其他乡镇,安排力量加强对集镇等重点区域流浪乞讨人员巡查工作,属于本区域的主动联系其亲属领回监护,对查不明身份的主动与县救助管理站联系。

      三是完善救助服务信息网络。建立了县、乡、村三级救助服务网络,明确乡镇分管民政负责人为基层服务网络负责人,民政工作人员、村文书为信息联络员,对本辖区流入流出的流浪乞讨人员及时救助与处置。

      四是开辟危重病人救助绿色通道。确定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三院(精神病院)三家重点医院为生活无着人员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按照“先救治、后救助、再结算”的原则,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危险传染等病人,特事特办,及时给予医疗救治,所需费用由县财政专项经费中列支。

      五是定期开展专项救助行动。由政府统一领导,民政牵头,召开公安、城管、卫生、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协调会,联合下发《关于在全县开展“流浪孩子回校园”专项行动的通知》、《关于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的通知》,集中时间,统一力量,专项开展救助行动,4名流浪孩子返回校园,8名流浪乞讨人员在寒冬时及时得到温暖救助。

      六是升级改造救助管理机构。投资90万元,按三级站的标准,将原社会福利院综合楼整体改造为救助管理站。新站占地面积为4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600平方米,设施、设备重新配备,提升了救助工作效率。

      七是孤儿保障工作厚爱有加。出台了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和定项慰问制度,落实保障资金和管理措施,确保孤儿生活无忧。对符合条件的孤儿实行应保尽保,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孤儿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将原父母双亡孤儿基本生活保障面进行扩大,把父母系精神性疾病、二级以上重残,或被父母弃养两年以上且查找联系不到父母信息的未成年人也纳入孤儿保障范畴。同时严格审批手续。对申报材料严格审核,民政局业务科室坚持100%入户调查,并规定父母双方系重残的必须提供父母结婚证,重残等级经县残联进一步确认,被父母弃养的证明材料,村、乡(镇)、辖区派出所共同出具的证明材料,必须经各单位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去年以来,有98名散居事实困境儿童受益,每人每月享受600元,按月进行打卡发放。此外,加强跟踪管理服务。县局定期不定期组织乡镇民政工作人员深入孤儿家庭走访,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成长情况,并建立走访记录档案。通过随访,及时核销不符合条件的人员基本生活保障待遇。为体现对孤儿的关心,肥东还出台专门政策,每年“春节”、“六一”期间对所有在册孤儿开展集中慰问,每名孤儿发放慰问金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