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加速推进医联体建设 积极探路分级诊疗

09.07.2015  09:01

  进入6月以来,多家省级三甲医院纷纷“牵手”基层医疗机构,全省医联体建设明显加速。

   从“观望”到“行动”,动力来自哪里?

  首个儿童医疗联合体、首个肿瘤医联体、首个中医医联体、首个有隶属关系的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去年以来,我省医联体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从省到市再到县,各层级医疗机构纷纷尝试各种形式的合作,积极探路分级诊疗。 “无序就医的秩序下,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再丰富,也难以消化巨量的患者群体。这种现状导致大医院无度扩张、基层医疗逐渐萎缩,愈发加剧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平衡。 ”省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认为,正是“大手牵小手”谋求共同发展的医联体,为均衡和优化利用医疗资源、引导患者有序就医,提供了重要路径。

  事实上,我省医疗机构间整合资源、建立分级诊疗的工作一直在进行。“芜湖和马鞍山明确组建了医联体、医疗集团,其他则以对口帮扶、远程诊疗或区域医疗中心等为主要途径,但成效并不理想,基层就诊率总体不高,一般只有30%至40%。 ”省卫计委医政处处长陈建中说。

  由消极到积极,医院态度为何发生180度大转弯?“有效激发动力是关键。”省中医院门诊部负责人盛炎炎认为,动力问题实质就是利益问题,如果仅仅强调大医院的奉献式支撑,可持续的医联体运行就会很难建立,“以往,因多数医联体以利益为纽带的共赢共享机制未能建立,大医院往往搭起‘架子’应付任务,帮扶工作大多限于举办讲座、开展义诊,难免流于表面文章。 ”此次我省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明确提出“坚持协同服务与利益共享结合”基本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在他看来,这是最大的政策激励,“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大医院和基层可以探索更加灵活的合作方式,实现共赢。有了这一内生动力,医联体之间的技术支持、资源共享等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从而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

  从“技术帮扶”到“利益一体”,突破点在哪里?

  6月中旬,我省出台《关于开展分级诊疗工作的实施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城市公立医院均要建立起一定数量紧密型医联体。 ”

  “医联体可以分为松散型和紧密型,简而言之,前者主要以技术为纽带,核心医院向下级医院提供专家和技术支持,实现医联体内的信息互认、双向转诊等,但在人员调配、利益分配等方面并未统一,各医疗机构相对独立;后者以产权为纽带,实现人、财、物统一调配,经济利益一体化。 ”省第二人民医院副院长王延照认为,目前我省医联体组建工作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多以松散型为主,多限于技术帮扶或业务合作项目,“虽然已‘连体’,但由于未把自己的利益捆绑进去,大医院在为中小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支撑或资源共享时,难免动力不足。 ”

  3月25日,省第二人民医院与合肥市经开区高刘、长岗两家卫生院签约成立医疗联合体,这也是我省深化医改试点政策公布以来,省属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的首个有隶属关系的紧密型城市医联体。除了通过长期派驻技术骨干、远程会诊、检查检验结果共享等,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优化整合、下沉基层外,两家卫生院的经营权、管理权和人事权也全部剥离出来,采用整建制托管给省二院。 “医院享有对卫生院的经营管理权,可以依法自主确定内部的管理模式、独立核算,甚至负责考核选任卫生院的领导班子。 ”王延照用“紧密”二字形容医院与卫生院的关系,“只有建立起稳定的利益关联机制,彼此的权责才更明确。 ”

  “要做医联体,就要做紧密型的,成为一家人才能共赢。 ”在谈到医联体的发展时,马鞍山市医疗集团总院长何少锋如是说。 2008年,马鞍山试行公立医院管办分开、政事分开的改革尝试,市属4家公立医院以产权为纽带组建市立医疗集团,实行人、财、物统一的紧密型管理,并将8家社区卫服中心纳入集团,成为含有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医疗单位的联合体。 “大医院的4名医生长期坐诊,帮助我们培养了稳定的患者群,患者转诊有‘绿色通道’,十分方便。如今,我们的月门诊量已从2009年的1000人次增至2014年的4000人次。 ”马鞍山市花山区桃源街道社区卫服中心主任高发海说。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