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政策红利 推动“三大变革”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述评之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当前,全省上下正以更大的热情和干劲,把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和抓好省委、省政府近期一系列重大政策落实结合起来,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持续激发动力活力,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上,奋力展现新气象、展示新作为,全面提升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现代化水平。
主攻供给体系,增强经济质量优势
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前三季度,全省实现生产总值19811.4亿元,同比增长8.3%,居全国第6位,较上半年前移1位。全省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增长位次不断前移,得益于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经济发展的质量优势正在不断增强。
今年以来,我省连续出台一系列务实管用、富有含金量的支持政策,加快推进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建设,一体化支持推进制造强省和科技创新、技工大省建设,在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上进行卓有成效的“安徽探索”。
在全国率先施行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条例,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1.9%,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4.8%,比去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制造强省建设步履坚实,技术改造项目滚动实施,工业技改投资前三季度同比增长15.1%,先进制造业“一号工程”江淮大众新能源汽车项目开工建设,制造业不断向智能化、高端化水平迈进。
我省还着力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正在实现全覆盖,截至10月中旬,全省76个县(市、区)的乡村电商服务网点覆盖率超过98%,前三季度全省网上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4.3%。
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态势不断强化。前三季度,全省直接融资3993.7亿元,新增境内首发上市公司9家,全省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00家,居中部领先地位。大力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国元种子投资基金、省“三重一创”产业发展基金母基金等组建设立。
加快推进技工大省建设,推动劳动力资源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迈进。得益于人力资源质量的不断提升,就业成为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的突出亮点。前三季度,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1.3万人,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3.6%,同比提高0.27个百分点。
健全创新体系,强化发展第一动力
十九大报告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部署。
量子信息科学是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基础性的新兴科技创新领域。我省把支持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加以推进。目前,合肥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暨中科大高新园区建设有限公司已经成立,全面负责量子创新院和中科大高新园区建设,资金和土地等要素保障均已落实到位。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是我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平台。依托这一重大平台,我省正在奋力取得更多原创性重大创新成果,大力促进应用型科技成果转化,奋力抢占前瞻性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目前我省正在积极争取创建新能源国家实验室,推动新建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合肥先进光源及先进光源集群规划建设等5个大科学装置,提升拓展现有的全超导托卡马克等3个大科学装置性能。依托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科学中心及人工智能、离子医学中心等一批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着力提升我国在该细分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才能促进更多前沿性创新成果加快落地。
我省在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上,正在进行富有创造性、突出完整性的实践探索。省政府出台了加快构建技术和产业、平台和企业、金融和资本、制度和政策四大创新支撑体系的实施意见,以鲜明的政策导向引导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创新体系不断健全,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全省正在加快建设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等36家省级重点实验室。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已建设联合实验室47家,引进高端创新人才37名,孵化企业195家。
合工大智能制造研究院已建研发检测中心14家,引进创新团队40余个,孵化企业44家。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引进创新团队4个,孵化企业5家。
截至9月底,全省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3件,同比增长15.9%。前三季度规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9%,比全部规上工业增幅高出11.1个百分点。新产品产量同比强劲增长,太阳能电池增长41.3%,工业机器人增长62.7%,新能源汽车增长27.9%,光纤增长30.5%。
创优“四最”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营商环境就像空气。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省份,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省政府专门出台政策意见,真招实措创优 “四最”营商环境。针对当前反映比较突出的投资门槛高、办事环节多、办事效率低、各类检查繁、市场信用差、企业安全感低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系统化、实打实解决举措,持续减少审批事项,推行“不见面”审批服务,全面提升行政效能,优化企业经营环境。明确提出实施“13550”行动:本级公共服务项目1个工作日内、开办企业3个工作日内、不动产权证5个工作日内、工业建设项目施工许可证5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手续。推出“一次办结”事项清单,努力实现办事“一次上门”甚至“零上门”。
建设全省五级政务服务“一张网”,是创优营商环境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目前,全省已经有11个市政务服务门户初步建设改造完成,接入省政务服务网络平台。
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是创优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省结构性减税759.7亿元,减税额增长34.2%,降低电力直接交易成本近36亿元。
省委、省政府近期明确,对涉企收费按照不低于20%幅度降低收费标准,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成本再进行适当降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其中,仅全面落实物流企业在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实行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优惠政策,每年可为企业减轻负担12亿元左右。
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促进创业创新热潮涌动,市场主体活力迸发。前三季度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52.2万户,同比增长18.7%。记者 胡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