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皖赣古驿道”徽饶古道纪行

24.09.2015  03:56

   “徽州大路”多古碑

  这次古道之行,我们在安徽境内探访了两座千年古村落,都在休宁县鹤城乡。鄣源村并不在古道旁,却因在历史上出了12位进士,而享有很高的美誉度。另一古村右龙村,恰好位于古道上,千年青石板路穿村而过,村中至今还树立着一块乾隆年间所刻“徽州大路”石碑,碑脚长满青苔,随着时光的迁延显得更加幽暗古朴和鄣源村相比,右龙村里留存的“古道印象”似乎更为丰富些,除了“徽州大路”碑,我们还在村口的水口林探访到一块更大的石碑,上书“孤坟总祭”四个大字,石碑背靠一棵硕大古老的银杏树,显得庄重肃穆。

右龙村里的古石桥和凉亭

  “孤坟总祭”碑,于清咸丰三年秋由磻溪(即右龙)众会仝所立。明清时期,不论是经商还是做官,人们都要徒步走过这条悠长古道。商旅艰辛,成者荣归故里,但也有不幸者往往客死异乡,甚至遗尸荒野,无人收殓。而徽州传统道德讲究积“阴德”,右龙人心地善良,见不得外乡人的如此苦况,遂设义冢,埋尸骨,祭孤魂,安抚死者之灵,也求自身心安。

  其实在徽州,类似的义举很多,比如在原属徽州府所辖的婺源塘村,有清光绪三十四年由清源江济善会众立的“泽枯处”碑,泽枯即意为恩泽枯骨,与“孤魂总祭”同出一心。

  徽州人对人对世有一种大的悲悯,设在外地的徽州会馆,长期有一项重要的支出,就是设义渡、度棺、义冢。此外,还大力倡导乡人养杉苗、立茶亭、修路桥。此次古道之行,不管是在村口还是在荒野小径上,处处可见茶亭,即为当时徽州人的一件善举。当时,由家境富裕的人家,拿出两三亩田地交给贫穷人家种,也不要他交租,只要求承租人定期在茶亭里供应茶水、吃食等,以救济行旅之人。 可见,古道不仅仅只是作为一条交通命脉而存在的,它还承载了徽州人的人情味和向善的人性光辉。在徽州,“达则兼济天下”的精英分子有很多,而“穷者”也不只甘于独善其身,他们尽己微力以回报社会,照样有兼济天下的情怀。

徽饶古道旁的茶亭流水人家

   古码头遗韵

  在徽饶古道的西端的江西景德镇市老城区,尚有不少旧街巷,在其中都能依稀找到旧徽商的影子。比如通篾丝上弄35号的明代住宅,过去为黟县舒姓所有,民国前,这里开着“宏发果子店”;中山南路265号,曾是徽州程姓人所开“久昌”油盐店……由徽州人所开的木炭行、颜料行、洋油行、瓷行,更是遍布城中各处。

  距景德镇东北60公里的东埠古街,在当时也是一个舟楫如云、车辙累累、人货相集的大码头。在地理位置上,这里离徽州更近一层,可以想见这个大码头的当年,断断少不了徽州人的身影。

  东埠古街位于高岭山下东河岸边,为古代浮梁四大名街之一,全长约1000米,分上街、中街和下街,由古街和古码头组成,是明清之际高岭土集散地,因运输繁忙而成街。古代运输主要靠的是水运。东河发源于瑶里高际山,流经高岭山下东埠村,最后汇入昌江,是浮梁东部地区联系外界的主要通道,因此,高岭山下的东埠码头在浮东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年大量的高岭土、瑶里釉果和窑柴就是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到景德镇,支撑着景德镇瓷业的发展。

东埠村当地人将南瓜切成圈穿在竹竿上晾干

  在沉寂的古街上徜徉,两旁的旧店铺一家挨着一家,店铺的柜台很高,人在街面站立,要仰头踮脚才能够得到,原来当年古道上来往的多是马队,人骑马上,立于街中,自然要比站在路面上要高出许多,因此古街上的柜台自然也就“水涨船高”,这样才便于交易。虽然这些旧店铺年久失修,显得破败颓废,但墙上当年所写的斗大店招,仍然墨痕未淡,当地人说,东埠码头当年有“小上海”之称,恐怕不是夸张之辞。想当年,这里不敢说是万商云集之地,但灯火阑珊夜未央的盛况,却是不曾断过。

  除了青石板古道上独轮车轧出的深深凹痕,在诉说古街曾经的辉煌外,河边石码头上所立的“奉勒石永遵”碑,更是直接反映了当时徽人在当时的影响,这块立于清乾隆四十五年的石碑上写道:“东河瓷土不分婺浮船只,听客雇载。”这里的婺,即为婺源,浮是指浮梁。原来,清时有当地船户与婺源船户争运高岭土,产生纠纷,婺源船户陈士荣等赴饶州府申告,经官府判决,“自东港口至东埠七十里之瓷土,毋论本地婺船,悉听客商雇幕装载,不得妄分轸域,横行滋事。” 一块“奉勒石永遵”碑,记载的是千年古码头一段小小插曲,放眼看去,上下千年,皖赣两地之间其实如水如舟,情同一家,正因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才在群山深处的这一片神奇土地上谱写了众多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