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工大教授段泽民:锻造国产大飞机“防雷服”

16.11.2015  11:12

  段泽民,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安徽省飞机雷电防护实验室主任,中航工业基础院飞机雷电防护首席专家。二十多年来,他带领团队潜心飞机雷电防护领域的研究,承担了我国几乎全部的军机和大部分民机的雷电防护试验。

  11月初的合肥被阴冷的冬雨笼罩,位于市郊的一处实验室却“热闹非凡”:每隔十几分钟,就有一声巨响从一处室内传出,犹如夏雷滚滚。这里就是安徽省飞机雷电防护重点实验室,也是我国唯一的大型专业飞行器雷电防护实验室。无数次人工雷电在这里发生,航天器避雷实验从中进行,这里的掌门人就是段泽民。

  众所周知,在雷雨天气,飞机易遭遇雷电,灾难性后果就是坠毁,因此飞机防雷电技术至关重要。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在飞机雷电防护领域的研究几乎一片空白。 1992年,正在承担重点飞机型号研制工作的一家研究所,在全国寻找能够为飞机进行雷电防护实验研究的单位,他们找到了段泽民当时所在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段泽民和同事临时拼凑起实验室,关起门来干了40多天,完成了我国历史上首次飞机雷电防护试验。也正是这次试验让他意识到发展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必须独立自主建立自己的飞行器雷电防护实验室。从此,他放弃了稳定而待遇优厚的工作,专心投入飞行器雷电防护试验研究,成为国内这一领域的开拓者。

  创业之初,为节省经费,段泽民租下合肥市宁国路上一栋旧楼的三层当实验室,楼下是歌舞厅。每次雷电试验发出一声巨响,热闹的歌舞厅便会霎时间安静下来,歌厅老板常无奈地找上来:“老哥,能不能轻点? ”

  经过不断摸索,实验室的技术能力逐渐获得了航天技术世界领先的美国联邦航空局和欧洲航空安全局认可,一个个国际项目课题在该实验室顺利完成。目前实验室已发展成我国规模最大、体系最完善、科研能力最强的大型飞行器雷电防护实验室,是世界上继美、法之后第三个研究能力与之相当的研究团队。现在,我国航空工业中几乎全部的军机和大部分民机的雷电防护试验研究工作都在该实验室完成。段泽民先后获得数十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并出版了《航空器雷电防护技术》等多部专著,参与制定相关国家与军用标准。

  2008年,国产大飞机C919项目正式启动,段泽民团队承接下C919的雷电防护工作。和传统飞机相比,C919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这种材料可以大大减轻飞机自重,但也带来了明显的弱点:耐温特性低、更怕雷击。为解决这个矛盾,实验室首先提出设想: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内部加一些金属结构件,在不增加重量的前提下,这个金属结构件刚好能符合电子设备接地接零的要求,这样就能够满足飞机雷电安全和不添加飞机负担的双重要求。实验室里进行了几百次实验,最终研制出在飞机机翼中设计雷电分流条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大尺寸复合材料雷电防护难题。段泽民自信地告诉记者,在这套防雷系统的保护下,C919可以承受住200千安以内雷电的打击,抗雷能力非常强。从安全角度来说,国产大飞机防雷电标准完全符合国际要求,和欧美技术没有差距。

  现在,段泽民正在为明年C919首飞前的实验高峰期做准备,进一步完善细节。值得一提的是,国产大型宽体客机C929已进入到关键技术的研究阶段,而段泽民和他的团队又承担起C929的雷电防护工作。

  【人物感言】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我要用毕生之力为中国圆大飞机梦保驾护航,实现航空报国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