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经济发展报告之二:产业承接从招商引资到挑商选资

23.12.2016  12:08

  我省充分利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这一国家级平台,积极参与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持续推动产业布局优化、经济结构升级、发展动力提升,提升放大安徽板块整体效应。 1月至11月,全省亿元以上在建省外投资项目5354个,实际到位资金9263.6亿元,增长10.4%。沪苏浙在皖投资亿元以上在建项目3038个,实际到位资金4531.7亿元,同比增长9.7%。

  高端承接,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产业地图

  ——实现自主创新、承接转移与结构升级的有机统一

  华谊名品产业园、中兴科技产业园等项目签约;海立汽车空调压缩机、中乐通信设备产业基地、裕祥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等项目开工;瑞邦生物、银阳光伏等项目竣工投产……马鞍山创新发展思路,做好科学承接高端承接“文章”,着力提升产业承接水平,今年,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硕果斐然。“我们注重提高招商引资实效,聚焦工业项目,突出重点区域,推进精准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探索专业化、市场化的招商引资新模式新机制,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 ”马鞍山市招商部门相关人士表示。

  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培育转型升级新动能。 “我省围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建立‘产业地图’,着力引进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行业排名前列的龙头企业,实现自主创新、承接转移与结构升级的有机统一。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沙子到整机”全产业链布局,新型显示产业整体规模、创新能力、本地化配套水平均在国内居于领先水平,正在成为国内面板产能最大、产业链最完整、技术水平一流的集聚发展区……合肥市着力打造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以“培育龙头企业——引进大项目——完善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基地”为路径,先后引进高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等重大项目70多个,彩虹集团、乐凯集团、日本住友、法国威立雅等国内外著名企业相继投资建设生产研发中心,逐渐发展成为国家级平板显示基地。

  既登高望远,又脚踏实地,我省做好结合文章,把产业发展方向与当地发展实际有机结合,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初步形成了以京东方为龙头的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以惠而浦、西门子、格力等为龙头的家电产业基地,以日立、阿西亚布朗勃法瑞(ABB)、日本精工(NSK)等为龙头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以及汽车、光伏、食品、鞋服、现代中药等产业集群。目前,已有72家境外世界500强分公司在皖设立企业120家。

  绿色承接,坚守产业承接底线

  ——把牢项目环保准入关,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曾出现在李白诗句中的铜陵炼铜场景已是过去时。如今走进铜陵,绿色绕城,空气清新,发展生机扑面而来。“我市把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摆在突出位置,坚持以企业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和重点项目建设为重点推进产业低碳化。同时,持续推进主导产业循环化,努力在铜精深加工、稀贵金属回收、化工新材料、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领域取得突破。”铜陵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我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集约发展理念,把牢项目准入关、投资强度关和环境评价关,始终坚持产业承接‘四个一律不批’。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即:国家明令淘汰、禁止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环境污染严重,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一律不批;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没有总量指标的项目,一律不批;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项目,一律不批。

  今年以来,宣城市开展《宣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调整完善工作,合理调整完善规划目标和控制指标,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推进“三线”——永久基本农田边界、城市开发边界、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探索“多规合一”。此项工作预计2016年底完成。在加快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我省积极提高投入产出门槛,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国家级开发区、市管省级开发区、县管省级开发区新建项目土地投资强度分别不低于300万元/亩、200万元/亩、150万元/亩,形成土地利用双向约束机制。”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园区承接,引资与引智两翼齐飞

  ——探索新型园区建设模式,招商与招才并举

  滁州市与苏州市合作设立的苏滁现代产业园,按照“苏州工业园”模式,由滁州市与苏州工业园中新集团合资成立中新苏滁开发公司,统一负责园区投资建设和运营,并按股权比例分享园区土地增值和税收留成等收益。园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分为高科技产业园、现代工业园、商务园、文化创意园和现代商贸物流园等多个板块,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财政收入2.2亿元。

  “我省把园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主要载体,在合作共建上做文章,探索实践省级合作园、南北合作共建园等多个新型园区建设模式。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同时,我省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深化中德合作,设立国家级对德经贸合作区——中德(芜湖)中小企业合作区,目前已与德国工商会、软银创新基金等6家国际知名投资咨询和技术转移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新签约对德招商项目30个。

  “加快人才特区建设,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2亿元,采用期权股权激励、生活补助、工作补贴等形式,吸引高端人才集聚。 ”芜湖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说,该市不断完善人才政策,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针对机器人产业基地建设,制定《芜湖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引进创新创业人才暂行办法》。合肥市紧紧抓住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和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获批的历史机遇,加强招商策划,着力引进一批创新项目和专家团队。京东方入驻合肥后,在建设第6代TFT—LCD生产线时,集聚了1200多人的技术研发团队,其中来自韩国、日本等境外人才达200多人,有力促进了平板显示产业的高速发展。

  “我省牢固树立引进资金不如引进技术、引进技术不如引进人才的理念,积极引进研发、采购、物流、结算中心等产业链高端环节,大力吸引境外创新创业研发团队和技术研发人才入驻,促进招商引资提质增效。”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将人才特别是领军型人才及其创新创业团队的引进作为产业发展的关键,力求引进一个团队,带来一批技术,形成一批项目,提升一个产业。唯其如此,才能最终形成政策优惠、人才集中、产业集聚的发展局面。目前全省拥有“两院”院士33人,建成院士工作站114家,“柔性”引进院士135人。

  作者:郑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