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抗战大事记 新四军--华中抗日中流砥柱
1937年7月7日,日本军国主义者悍然制造卢沟桥事变,发动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迅速发出通电,要求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实现全民族抗战。1937年9月28日,蒋介石任命北伐名将叶挺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军长。10月12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变为新四军。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至南昌,4月4日新四军军部进抵岩寺,7月1日军部迁至泾县云岭。全军分为4个支队:第1支队,陈毅任司令员,傅秋涛任副司令员;第2支队,张鼎丞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第3支队,张云逸兼任司令员,谭震林任副司令员;第4支队,高敬亭任司令员。全军共1万余人,有各种枪械6200余支(挺)。
新四军的成立对迅速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开展华中敌后抗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抗战八年,新四军从成立之初的1万多人,发展到抗战结束时31万余人,建立了跨苏、浙、皖、豫、鄂5省的华中抗日根据地,成为华中抗战的中流砥柱。新四军及其皖南游击队在皖南坚如磐石般的抗战,贯穿八年抗战始终,在敌伪顽三方强大压力的夹缝中,依靠人民,建立起皖南沿江(属皖江抗日根据地)、宣北和郎广抗日根据地(属苏南抗日根据地)。
皖南抗战是整个华中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新四军在皖南的抗战史实,除叶挺军长指挥军部直属部队进行的“泾县保卫战”,粉碎日军对皖南两次“扫荡”外,主要有粟裕率领2支队在宣城北乡狸桥、水阳地区的抗战,谭震林率领3支队在泾(县)南(陵)铜(陵)繁(昌)地区的抗战,江渭清、王必成率领新四军第6师16旅在郎(溪)广(德)地区的抗战,黄耀南率领的7师皖南支队于皖南事变后在沿江地区的抗战。新四军前赴后继,8年抗战在皖南历经无数次战斗。仅至1939年底,新四军进入皖南抗日前线1年多时间,就与日军作战200余次(据《中国抗日战争简史》)。抗战期间,发生在皖南的著名战斗,先后有青弋江防守战、白沙李伏击战、夜袭裘公渡,奔袭官陡门、繁昌保卫战、泾县保卫战、杭村大捷、狸桥更楼巷攻坚战等。(陈虎山 慕继平 记者 曹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