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理想找“支点” 独立书店:守望城市文化的驿站
“书店应该成为城市文化、精神层面上的领地。 ”这是众多独立书店投资人心中的梦想和坚守的理念。
独立书店,是指具有独特的品位和个性,专注于几个知识或学科领域的民营实体店。近年来,以独立书店为代表的新概念书店层出不穷,它们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中,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轨迹。以书为媒介,将餐饮、咖啡、音乐等多种元素结合起来,为消费者提供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休闲平台,这是一种形式;坚持为读者选好书、选精品书,用高质量的图书来吸引客流,也是一种选择。无论是融合或是坚持,独立书店的“与时俱进”,也在悄悄改变着人们的消费方式。
多元化定位,把读者“请”回来
近年来,受店铺租金成本上涨、网络书店冲击、读者阅读习惯改变等因素影响,国内许多民营实体书店陷入生存危机。对此,上海、杭州等地已经出台了扶持民营书店发展的政策。然而,网络的出现,让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大大增加,民营书店自身也要转型发展。在合肥,独立书店的概念开始兴起,经营者通过多元化的定位,力图把逐渐消散的读者群体重新“请”回书店里。
专注于做好内容服务的爱知书店,曾是许多70后、80后的美好回忆。开店17年,爱知的图书一直以人文、社科、考古收藏类为主。图书更新快、畅销书多是其特色,一些北京图书市场最新的学术类书籍,在爱知很快就能上架销售。 “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书店负责人崔正义在选书上,不盲目追逐时尚,不一味迎合大众的审美,注重图书的品质。“书店就应该以内容为主。每销售一本书,也是做了一次文化的传承。 ”让崔正义欣慰的是,十余年积攒下来的读者群体仍然是来店里挑书买书的主力军。
戴晓亮更专注于阅读环境的营造。“我就想颠覆传统书店的销售模式,不再过于强调书的销售,而是推荐阅读。通过阅读培养市场,形成新的消费习惯和氛围。 ”戴晓亮告诉记者,2011年7月,他和两个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独立书店,名为“保罗的口袋”。“我觉得‘口袋’的概念很形象,店内提供丰富的消费品种供读者选择,也给读者一种想象的空间。 ”戴晓亮说,他的书店重在营造一种文艺情调,轻柔的音乐伴随着香醇的咖啡,读者可以在店内任何一个角落里舒服地看书。“口袋”还定期举办一些沙龙活动,参与活动的人可以交流和分享自己喜爱的书籍。眼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习惯并接受这种休闲方式。
玖月负责人钟璐石的定位,有些剑走偏锋之感。他把书店、餐厅、艺术空间和生活馆四种业态集合在一个店面里,并按楼层进行分布,消费者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休闲方式。“店面取名叫玖月,是来自海子的一首诗。”对于海子的热爱,让钟璐石在书籍的选择上多了一些诗歌、散文类的书籍。“我希望通过书做媒介,营造一个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喜欢书的人能够在店里发现惊喜。 ”钟璐石说。
多层面探索,为理想找“支点”
记者采访中发现,独立书店负责人大都是想做一家有个性、有读书氛围的书店,不完全考虑经济利益。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走多元化之路的独立书店,需要有盈利点来支撑,才能让书店长久发展。目前,合肥市许多书店缺乏盈利点,收入偏低甚至亏本是不争的事实。培育和寻找盈利点,就成为了书店迫切要解决的难题。
对于走个性化路线的戴晓亮来说,让书店内多个经营品种成为盈利点是关键。“保罗的口袋”目前拥有3个店面,书店内已经引入了餐饮、音乐演出、文化创意产品等经营品种。从店内经营情况来看,图书的消费仅占两成。不过,戴晓亮坚持认为,图书首先要解决读者的阅读问题,要通过图书营造阅读环境。而这就意味着,书籍的成本和折旧需要他来承担,需要店内其他经营品种来弥补损失。为此,戴晓亮正在请专业团队来着手解决经营问题。先从管理和研发入手,并在现有的店内工作人员中培养专业人才。
与戴晓亮相似的是,钟璐石经营的业态比较齐全,但到底哪个能盈利,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眼下,他正与国内的一家图书馆合作,从丰富书源开始,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前来体验。
崔正义在书店经营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一直坚持要做个“纯粹”的书店,不需要其他副业来支撑。而要让书店生存下去,他就要围绕书做文章,寻找新的盈利点。 1997年8月开店的崔正义经历过实体书店的黄金发展时期,最高峰时曾拥有图书10万多册、常备图书品种6万多种。 2005年之后,受经营成本上涨、互联网的影响,书店三次搬迁,最终从闹市区搬到了合肥市红星路200号的一处半地下室内。尽管销售萎缩了,但老崔还是坚持不允许一本盗版书进入书店。不过,日益上涨的房租、水电和人员工资,再加上位置偏僻,人气大不如前,崔正义感到很有压力。于是,老崔选择了从二手书入手,尝试运营。 “我从去年开始做一项绿色阅读项目,将书店打造成一个二手书交易平台,让图书在店内循环。 ”崔正义说,他收来的二手书再加上一定的利润率,二次销售出去,希望多增加些收入。崔正义也呼吁:“希望政府能够多关注民营实体书店,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其他政策支持。 ”
独立书店的投资人,已经或正在为书店的未来发展做规划,最终效果如何,仍然需要时间来检验。
走“实力路线”,打造文化交流平台
针对经营问题,两种类型的独立书店正从内部着手,从培育和寻求盈利点的角度开始做尝试。不过,书店外部环境的改善也不容忽视。有专家指出,倡导全民阅读与实体书店的良性互动,既可以逐步解除阅读环境缺失之困境,又可以促进实体书店的发展。因此,培育和形成良好的全民阅读氛围十分迫切。目前,一些有实力的书店投资人,将书店打造成契合全民阅读需求、充满文化气息的文化交流平台,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寻找平衡点。
在经营方面,今年5月刚成立的合肥“纸的时代”书店是个很好的思路。该店由包河区大摩华尔街生活广场负责人投资,书店目前的营业面积达3000平方米,设有专门的休息区和阅读区。在书架两侧,还见缝插针地设有沙发和座椅,方便读者翻阅书籍。在目前的合肥民营实体书店内,规模和档次堪称一流。而书店营运中出现的亏损部分,可以依靠商业广场其他业态来“消化”解决。有了实体支撑,书店可以专注于做好服务。
在培养阅读环境方面,“纸的时代”也有自己的设想。“我们店内的书籍都是纸品书,也是希望守护一个文化的时代。 ”书店企划经理唐韵秋说。书籍的选择,店里强调要有一个完整性,由专门的商业部门负责选书,让读者可以完整地读到文艺或是社科类的专著。在空间上,除了阅读区外,还专门设有纸的介绍、美术展览厅等。每周还开设纸艺课和读者互动。“我们店的目标就是想把书店做成一个公益性的平台。”唐韵秋向记者提供了一份活动预告,丰富多彩的文艺沙龙活动,不时会有一些作家和学者,跟读者面对面交流。读者购书,会享受到与当当网一样的折扣价,而且每逢周六,可以在店里通宵看书。
实际上,从政府层面,也在为全民阅读做出努力。合肥市包河区文广局副局长王业云介绍,他们正在筹划建立一个读书联盟,将读者和不同类型的书店都纳入进来,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此外,该区还准备新建书吧,营运完全由专业人士来运作。“我们会为阅读群体的培养提供便利。 ”王业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