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融扶贫引“活水” 去年扶贫开发县域直接融资168.8亿
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产业扶贫、生态扶贫、就业扶贫等重点扶贫领域,着力推进金融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7年底,全省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地区贷款余额8758.1亿元,同比增长18.27%,高于全省各项贷款平均增速4个百分点;全省扶贫开发县域2017年实现直接融资168.8亿元,同比增长72.62%。
完善县域金融体系。打造“门当户对”的金融扶贫供给体系,支持农村商业银行发展壮大。截至2017年底,全省农村商业银行存款余额9084.03亿元,同比增长12.86%;贷款余额5920.01亿元,同比增长14.26%。在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县(市、区),农商行存贷款规模均居当地金融机构首位。全省共组建村镇银行66家,基本实现扶贫开发地区村镇银行全覆盖。推动设立扶贫专营组织。全省政策性银行、五大国有商业银行、省联社、徽商银行均已设立扶贫开发业务部门。
发挥政策性金融引领作用。支持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引导国开行安徽省分行、农发行安徽省分行按照微利或保本原则发放长期贷款,专项用于易地扶贫搬迁,2017年共投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12.88亿元,专项建设基金1.58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围绕农村公路、水利、棚改、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项目,着重补好安徽贫困地区“最短板”。截至2017年底,国开行安徽省分行、农发行安徽省分行基础设施扶贫贷款余额388.31亿元,比年初增加213.35亿元。发放贫困地区助学贷款。国开行安徽省分行将贷款额度从每人每年6000元提高到8000元,贷款期限从14年提高到20年,近年来累计发放助学贷款超过70亿元,惠及贫困学生超过百万人次。
创新扶贫小额信贷业务模式。支持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业务模式,做到精准对接、精准放贷、应贷尽贷。通过“贫困户+电商”“贫困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方式吸纳贫困户融入产业链,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贫困户抗风险能力,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大力推广“政企银户”四方共建模式,由政府负责平台搭建和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提供苗种、技术、销售服务和销路托底,金融机构提供扶贫小额贷款,引导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贫困户增收、企业增产、金融机构盈利、地方经济财政增长四方共赢。2017年,全省累计向39.73万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57.65亿元,较年初新增145.81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新增80亿元的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