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 两年减少贫困人口217万
安徽广播网10月17日讯(记者:陈晨、霍山台:吕洁) 我省以“创新机制、实施精准扶贫”为重点,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两年来,全省减少贫困人口217万人,实现了贫困户数、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三大指标全下降。
2013年初,阜阳市颖东区被纳入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两年来,颖东区以发展高效特色农业为思路,积极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正午镇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种植户们这几天正忙着整理土地,为下一茬黄瓜苗移栽做准备。这个园区以优质粮油、绿色蔬菜、特色经济作物、生态畜牧业等为主导产业,目前已经吸引20多家企业进驻。丰运家庭农场位于示范区的核心区,一期投资1000万完成了560亩土地流转。如今,农场内百年梨树、海棠盆景、猕猴桃、枣林……应有尽有,打破了原本单一的一麦一豆种植格局。丰运家庭农场负责人周红丽介绍:“苗木现在这个市场前景好,一个是咱们盈利,一个可以带动周边的农民。所用的农民全部都是周边的农民,他们平均一个人可以拿到(一个月)1200左右。”
农民贷款难,缺乏发展资金,一直是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让贫困地区‘拔穷根’,实现‘输血’与‘造血’并行,2007年霍山县成立了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由政府牵线搭桥,农民自愿入股的方式进行筹资,再通过小额信贷发放给有需要的农户。这一融资新模式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所需的资金问题,还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霍山县但家庙镇胡大桥村扶贫互助协会会长但珠明:“(以前)没钱什么事情也做不起来,现在有了(扶贫)互助资金的帮助,我们不但养殖业做起来了,种植业也做起来了,我们并且还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了全村农民脱贫致富。”
据了解,目前我省共有186万贫困户,484万贫困人口,3000个贫困村。为了帮助困难群众尽快脱贫致富,我省通过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定点帮扶、移民搬迁等多项扶贫举措,为贫困地区发展注入新活力。省扶贫办副主任陈先德:“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为每个贫困村和贫困户建档立卡,建立全省扶贫信息管理系统。有针对性地制定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规划,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向贫困村倾斜,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自愿选择贫困村、贫困户结对帮扶。”
2011年,大别山片区被纳入国家连片特困地区。我省又将皖北18个县区纳入省级扶贫开发重点片区。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贫困地区的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陈先德:
“2013年,20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片区县农民人均纯收入6870.5元,同比增长16%,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2011年以来,全省贫困地区新建、改建道路6947公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86万亩,解决饮水困难人口40.0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