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扶贫 啃下一块一块硬骨头(打好扶贫攻坚战)

23.11.2015  18:22


本报西宁11月21日电 (记者张志锋、王梅)11月下旬,位于三江源地区的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已是一派隆冬景象。走进距县城不远的瓜什则村定居点,统一规划的藏家小院整齐划一,村里的文化广场上安装着健身器械。“以前我家在30公里外的山区,没有草山,只能养一头黄牛,丈夫除了挖虫草再没啥干头。”村口小卖部的女主人才多玛说,“现在靠我这个小店,全家6口人吃饭就解决了!


这个定居点是2013年同德县异地搬迁扶贫的成果之一。160户无房无畜户家家有了60平方米的住房和200多平方米的院子。全村劳动力都去县城打工,能干的每月能有三四千元收入。


同德是青海贫困人口比重最高的县。靠着精准发力、分类治贫,不到三年就在全省牧区中第一个提前达到了“摘帽”标准。整村推进、移民搬迁、特色产业园、专业畜牧合作社……“同德模式”正是青海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缩影。


因贫施策,按照“四个一批”的要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使得青海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文教卫生、社会保障、生态建设同步投入的大扶贫机制发挥了巨大的带动效应。“十二五”以来, 84.4万青海贫困农牧民脱贫,贫困发生率从36.6%下降到13.7%。


为在青海这个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彻底解决贫困问题,青海省委在今年7月专门召开了十二届九次全会。这次全会上再次明确:力争提前一至两年实现整体脱贫,接着再抓一至两年的巩固提高,确保到2020年有效完成中央提出的脱贫工作目标,实现所有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所有贫困县全部“摘帽”。


先看房、次看粮、再看学生郎,四看技能强不强,五看有没有残疾重病躺在床”。在精准搞清贫困户家底的基础上,扶贫攻坚向纵深迈进。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关键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青海省集聚各方资源,强化问题导向,多点发力,共同给力,形成全社会扶贫攻坚的强大合力。行业扶贫、产业扶持、就业培训、医疗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兜底等一系列专项行动迅即实施:将贫困户纳入省级创业促进就业扶持政策和创业贷款担保基金支持范围;落实搬迁安置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降低贫困人口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起付线;探索扶贫线和农村低保线合一的实施办法……举措分门别类、细致入微, “四个一批”扶贫行动扎扎实实落了地。


随着啃下一块又一块贫困问题的硬骨头,青海省广大干部群众越来越有底气,纷纷表示:“拿出志在必得的精气神,一步一个脚印踏实苦干,坚决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大美青海的另一面,是严酷的自然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约占全省95%的范围。扶贫任务较重,脱贫难度较大是青海面临的严峻现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省委、省政府把扶贫工作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十二五”前4年,通过一系列精准扶贫措施,青海年均减贫21.2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64元增加到6209元,年均增长15.7%,贫困发生率从36.6%下降到13.7%,年均降低5.7个百分点。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脱贫攻坚,剩下的都是“硬骨头”。截至今年8月,青海依然有53.97万人处于贫困状态,贫困发生率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5%。青海省委、省政府目标坚定: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立足省情,积极作为。青海动员全省力量推进扶贫开发,提出力争比2020年提前一至两年实现整体脱贫的战略目标。百姓有期待,干部有责任,这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


干部签下责任书


不脱贫就不脱钩


骨头再硬也要啃。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青海扶贫倡导“指挥员”靠前指挥,“尖兵”下沉一线,向贫困村“集结”。


因地制宜,因人施策。青海向全省1622个贫困村每村派驻3至5名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今年9月以来陆续到岗。工作队队长兼任贫困村第一书记,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湟中县卡阳村第一书记鲍武章现已成了村里人:“怎么践行‘三严三实’?帮扶贫困就是一种考验,不实干行吗?


扶贫工作队进驻贫困村,帮扶干部全脱产,一门心思蹲点扶贫。省里明确帮扶工作机制:不脱贫不摘钩,没有完成年度脱贫任务的,队伍不撤、干部不换。


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核桃庄乡排子山村共有千余人。由于贫困,村里超过2/3的人常年外出打工,挣点辛苦钱;由于贫困,留守的村民死盯着一点救济款。日子不舒坦,源头都是一个穷。


访民情,问民意,扶贫工作队进驻后马不停蹄开始忙活。走访登记表有记录:交通不便,低保落实不到位……


解民忧、助民富。扶贫工作队筹划修路,解决行路难。建村级活动场所,方便村民健身。组织爱心捐助,为特困户及孤寡老人送关爱……一连串实事,办到了村民的心坎儿上。


干部出点子,农民出力气。湟中县拦隆口镇泥麻隆村汪治全的妻子去世,一个人带着两个娃娃苦熬。过去就靠种小麦和油菜维持生活,除了吃饱没别的想法。“帮扶干部了解我家的困难后,专门从省里找来了专家,教我种中草药当归,还帮我联系好了销路,去年收入不错,这日子有盼头了。


青海扶贫,既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调动普通党员、群众的主体作用。在整村扶贫推进中,大伙儿纷纷献计献策,出人出力。


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河北乡松多村有一个老党员叫更藏太,很多村民提起他,都竖大拇指。在扶贫攻坚中,原村民活动广场需要异地改建,但要找一处符合条件的建设用地,仅拆迁费就需要30万元,把村里难住了。


更藏太主动找到村委会说:“把我的庄廓拆一部分用吧,我一个人住,用不了多大的地。”老党员做奉献,村民活动场所建好了,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还有篮球场。


搬迁扶贫挪穷窝


新家迎来新生活


青海多地山大沟深,旱灾频发。有的地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出路只有挪穷窝。


湟源县波航乡麻尼台村过去处于浅山区,全村103户357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村民们辛苦一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此外,这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行路难、就医难、饮水难、娶亲难、上学难。破题解难,百姓望眼欲穿。


当地政府整合项目资金,实施异地搬迁。为了让农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根据每户实情,量身定制扶贫方案,让搬迁村民都有稳定的增收门路。


今年30岁的寇永萍有两个女儿,孩子小不方便外出打工,但闲在家中总不是个事儿。搬迁后,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寇永萍将自己130平方米的住家打造成了“农家乐”,既能照顾孩子、收拾住家,还能挣钱。丈夫在参加扶贫部门组织的电焊技能培训后,拿到了电焊执照,现在外出做工一天能挣200多元。


像麻尼台村一样,青海的绝对贫困人口几乎全部在农村、牧区,依赖土地、草原为生。随着青海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退耕还草项目以及三江源生态移民等项目的实施,定居成为游牧民群众的主要生活方式,转移剩余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显得至关重要。


在距离同德县城20公里的北巴滩上,一处草原新村在阳光照耀下,格外引人注目。这是同德县瓜什则乡160户无畜少畜户新的定居点。已搬下来的农牧户中,现有50多户以租赁形式或者自主创业从事商贸、餐饮等行业,还有一部分富余劳动力在县城打工。


经过培训,牧民才让多杰在县城开起了出租车。“现在只要能吃苦,一个月挣个四五千不是问题,再也不用过‘饱一顿,饿一冬’的生活了。”才让多杰说。


兴产业断穷根


辐射广能致富


断穷根,靠产业。


地处西部的青海省自然环境脆弱,省内大部分地区地处干旱山区和高寒牧区,扶贫开发时常“缺钱”“缺能人”“缺技术”。


而立足当地实际,以扶贫资金撬动银行贷款,用产业项目带动扶贫,充分利用资源唱好“特色经”,正成为青海扶贫攻坚“啃硬骨头”最有效的“利器”。


阿妈,我去上班了!”随着关门声,扎西巴毛的一天开始了。她迫不及待地赶往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扶贫产业园。对她来说,在产业园区的每一天都是那么值得期待,“在这里我不仅可以赚钱养家,最主要的是可以学习技能”。


按照改变贫困群众思想观念,培育新型产业工人、新型职业农民,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打造产业龙头的思路,自去年以来,青海省在8个市州17个县(区、市)“量身定制”扶贫新模式,使昔日的一个个贫困村搭上致富快车,迈向富裕之路,辐射带动10余万贫困群众增收。


海晏县贫困户巴特噶的妻子因患有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年治疗费用在3万元以上,家中一贫如洗。实施金融扶贫项目后,由村能人大户做联保人,帮巴特噶贷款10万元购置了装载机,承包给工程队,年创收10万元以上。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宁秀乡拉格日村,贫困牧民依靠合作社改变生产方式。


去年我家拿到9000多元的分红”,59岁的藏族牧民东治一边给小羊喂奶一边说。东治将自家的4对母牛和牛犊入股到村里的有机畜牧业生态合作社。


看到东治入股的好处后,其他牧民纷纷入社,除了140位村民负责全村牛羊养殖外,剩下的劳动力都出门挖虫草、打工、开缝纫店、修摩托车等,进行多种经营。


……


产业的兴起,发展方式的转变,让青海贫困农牧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诺木洪枸杞、青海老酸奶、昆仑雪菊、青稞奶茶……当“青海味道”在网上飘香, “电商扶贫”这样一条全新的扶贫路径,也正在青海兴起,很多农牧民也将这条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路,称为脱贫致富的“电子天路”。


目前,在青海贫困地区,现代农牧业实验区建设风生水起,有力带动了一批藏毯、肉食、乳制品及少数民族手工艺品生产项目,25%的纯牧业村建立了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高原生态旅游业作为藏区现代化服务业的龙头产业,正在成为藏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忽如一夜春风来。当青海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日益转为现实生产力,朝阳产业牵手扶贫开发,旅游精准扶贫的温暖阳光正洒向各地的贫困角落,勾勒出一幅产业致富的新蓝图。


十三五”期间,青海将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培育一批高品质农(牧)家乐、休闲农庄和庭院旅游实体,计划每年新增乡村旅游接待点200家,至2020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点达到4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