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托市收购价只涨不落致粮价倒挂国库仓容紧张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亟待改革

18.07.2014  12:58

      多年来的托市收购政策稳定了农民收益,成为国内粮食连年增产的重要推动力。但在生产端喜报频传的同时,豫皖鄂等地粮食仓储和市场流通环节托市收购困局也日益凸显。

  这些问题包括:连续的政策性收储使得大量粮源进入国家库存,造成局部地区仓容紧张;一路上涨的托市价引发“天花板”效应,形成多重“粮价倒挂”现象。

  记者在豫皖鄂等地采访获悉,当下的小麦“托市困局”具有标本意义,有关部门应统筹考虑,以构建目标价格体系为切入点,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推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在安徽省小麦主产区宿州市埇桥区,记者在符离镇、大泽乡镇等地的粮食收购点采访看到,“热烈欢迎农民朋友前来售粮”的横幅随处可见,“验质—开票—称重—卸车—除皮—领款”的售粮流程也在售卖点醒目地贴出。

  埇桥区粮食局副局长宋长生介绍,今年全区小麦收获面积185万亩,预计总产约20亿斤,其中商品粮占60%。“自5月30日安徽启动小麦托市收购以来,大都是国家粮食收储企业托市收购。”他表示,在面粉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不少粮食加工企业处于停产状态,由此导致大量粮源进入国有粮食库存,给仓容带来很大压力。

  丰收带来的类似“烦恼”在湖北省同样存在。该省粮食局副局长费仁平表示,当前全省国有粮食仓库爆满,仓容紧张,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一旦秋粮集中上市形势将不容乐观。

  除了大量收储造成库容紧张外,托市收购过程中,粮食经纪人“截留”政策红利的现象也比较普遍。在宿州市一处国有粮食收购点,前来售粮的经纪人刘红军告诉记者,自己当天销售小麦1.7万斤,拿到了2万多元现款。自从托市收购启动以来,刘红军总计收购100多万斤小麦。按照比托市价低3分钱的收购价,除去油钱、路费等各种成本,每斤赚1分钱左右。

  河南滑县王庄镇种粮大户张登云表示,国家启动托市价的初衷,本来是保证农民种粮收益,现在因为种种原因,粮贩子锁定了农户到国库的“最后一公里”,做起了旱涝保收的生意。“国家的钱没少花,种粮农民却并没有完全享受到应有的实惠。”

  包括粮食加工企业在内的多方市场主体还提出,自2006年托市政策实行以来,小麦托市收购价格一路上涨,头几年甚至以每年0.1元的价格走高。这种单方面的只涨不跌行情,扭曲了正常的价格形成机制,形成了国内与国际、产区与销区、原粮与成品粮等多重“价格倒挂”现象。

  从2012年起,国内麦价就开始高于国际麦价。截至目前,进口小麦价格在2100元/吨至2300元/吨,而国内小麦到达南方港口价格为2600元/吨,每吨高出进口小麦300元至500元。

  费仁平表示,现在的托市价,长期下去肯定行不通。“按理说,粮食价格涨跌并不固定,托市价格却一直在上升。这种办法把粮食市场扭曲了。”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董事长刘文进表示,按照目前的形势判断,托市收购政策难以持续。“继续走下去,托市价只能遭遇‘天花板’,产生仓容紧、收储难、卖粮难等一系列问题。”

  未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何去何从?多方认为,应以构建目标价格体系为依托,重新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形成机制,让政府实现从无微不至的“粮保姆”向抓大放小的“粮司令”转变。

  中储粮河南公司有关负责人建议,在目标价格尚未建立和托市收购政策没有退出前,今后应适当放缓托市收购价格涨幅,为目标价格改革留出空间;同时为确保农民利益,可尝试将托市收购价少涨的部分通过其他渠道直接补给农民。

(新华网郑州  记者张兴军、姜刚、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