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要求,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长江经济带是一条有巨大潜力的经济发展带。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作为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安徽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
找准转型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
2018年12月29日,芜湖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万标箱,同比增长14.3%,连续5年保持每年10万标箱的增长速度。作为安徽外贸集装箱主枢纽港,近年来,芜湖港不断开拓新市场,寻求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大大提高了芜湖口岸通关效率。
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是破解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约束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我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坚决破除无效供给,制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8+4”政策体系,化解“三煤一钢”等企业过剩产能,处置“僵尸企业”,推动市场出清。2018年压减生铁产能100万吨、粗钢产能128万吨,退出煤炭产能690万吨。
前不久,我省遴选认定第三批13个重大新兴产业工程、17个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首次实现新兴产业领域和地市布局全覆盖。
统筹推进“三重一创”建设,是近年来我省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大决策部署。自2016年我省统筹“三重一创”建设以来,先后遴选了两批24个重大新兴产业基地、三批29个重大新兴产业工程和35个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初步形成了重大新兴产业专项——重大新兴产业工程——重大基地的梯次推进格局和“塔式”结构,为“三重一创”建设的蓬勃发展和构建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
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必须找准转型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去年以来,我省印发实施现代医疗和医药、新一代人工智能、半导体、新材料等重点新兴产业发展政策或规划,制定推进省重大新兴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组建设立总规模400亿元的量子科学、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现代医疗医药、旅游和大健康、新材料等7支子基金,实施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创新发展工程、遴选确定19个项目,推动部分行业领军企业争创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去年前三季度,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8.2%,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9.1%、提高4.3个百分点。
去年下半年,省发展改革委组织开展2018年度服务业集聚区及示范园区认定工作,新认定了2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14个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园区。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是我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筑现代产业新体系的重要支撑。去年前三季度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占经济总量比重达45.9%、提高2个百分点。
聚焦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去年11月20日,在合肥先进光源物理设计方案国际评审会上,法国Soleil同步辐射光源主任尚·达伦特认为,合肥先进光源有着世界级追求,其设计理念非常先进,建议尽快开始具体技术的研发,并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当前,我省正在规划建设的大科学装置合肥先进光源,将是世界上位于中低能区、具有最高亮度和唯一全辐射谱段空间相干性的新型第四代光源。
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需要各地根据区域资源禀赋条件、生态环境容量,努力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升级。
近年来,我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推动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一期工程、中科大高新园区(一期)全面开工建设,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核心站)项目建议书、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合肥中心)可研报告获国家批复。科学中心先后涌现出一批世界领先或国际一流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18个光量子比特纠缠、刷新了世界纪录,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首次实现等离子体电子温度1亿度、装置性能达到新高度,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实现恒流运行、性能达到国际三代光源水平,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3台设备在国际首颗大气和陆地综合高光谱观测卫星—高分五号上成功应用。
合肥滨湖科学城是我省正在规划建设的重大创新主平台之一。 我省积极谋划推进合肥滨湖科学城建设,推动形成尖端科技与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地、全国重要教育科研区。我省规划建设合肥滨湖科学城,启动编制合肥滨湖科学城规划(2018—2035年),省级合肥滨湖科学城正式挂牌。深入开展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务院首批推广复制的13项改革经验已落地实施12项,梳理总结的新型研发机构市场化管理改革等改革举措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遴选为第二批拟全国复制推广的经验上报国务院。
近年来,我省积极探索符合安徽省情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市县开展了不同类型的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创建,涌现出铜陵资源型城市、阜南县工农复合型县域等一批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2019年,我省将加快推动沿江产业优化,严格把控三道防线,综合运用关闭搬迁、负面清单、准入门槛和核备制度,减少并严控重化工项目和企业在沿江地区的布局,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造开放新高地,放大磁吸效应
前不久,宣城智谷众创空间负责人俞佺在家门口捧回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核发的新公司营业执照,这是宣城市在全国率先发出的首张异地办理的营业执照,标志着G60科创走廊“一网通办”全面投入运行。宣城市是我省唯一同时与江苏、浙江毗邻的省辖市,2018年6月1日,该市成功跻身G60科创走廊,与沪苏浙互动融合、一体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多领域的务实合作,深化皖德、皖俄合作。2018年前10个月,对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124.2亿美元、增长10.8%。深入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三省一市”共同制定印发《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共同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圈、产业合作示范区、申请设立新安江—千岛湖国家生态补偿示范区、优化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等一系列重大事项,进一步加强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先手棋。我省加快构建“大通道”,积极推进航道畅通、枢纽互通、江海联通,加快推进长江、淮河航道整治,积极发展铁水联运、公水联运等多式联运。引江济淮工程、商合杭、合安九高铁、池州长江公路大桥、淮河干流航道三河尖至红山头段整治等一批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加密开行,开通合肥—宁波铁海联运班列。截至目前,全省高铁运营里程1430公里、位居全国第三。
创优营商环境,放大磁吸效应。近年来我省全力优化“大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组织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积极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扩能升级,加快合肥、芜湖、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和蚌埠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同时,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建成运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全省口岸之间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显著提升。(记者 郑莉)
关键词 打造 走廊 高质量 我省 合肥 [ 编辑:钟旺高 ]
返回首页 回到顶部 精彩图片
国内 国际 财经 文娱 体育 社会
RTV播报 | 更多 ·海豚视界“美丽安徽我的家”摄影月赛
拿起你的相机、手机按下快门,用摄影作品展示安徽自然与人文之美、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现状、家乡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 [详情]
·为梦想加油—“石油文化探源之旅” 启动
9月3号起,中国石油安徽销售公司携手安徽广播电视台开启“为梦想加油”石油文化探源活动,邀请听众和客户代表通过实地走访查看,现场体验… [详情]
·《繁花绽放,芳华颍上》第六届管子诗会
《繁花绽放,芳华颍上》颍上县第六届管子诗会暨第二届“最美颍上人”颁奖典礼于5月30日19点在颍上县县委党校会议礼堂举行… [更多]
·规模最大黄梅戏齐唱挑战大世界吉尼斯纪录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谱写中国戏曲壮丽篇章 “规模最大黄梅戏齐唱挑战大世界吉尼斯纪录”活动于2018年5月30日上午7点成功举办 【更多】
·895音乐教室公益微电影首发式
895音乐教室公益微电影首发式暨895音乐教室东风日产公益自驾游启动仪式正在温暖进行中… [详情]
江淮传真 | 更多
合肥 芜湖 阜阳 安庆 六安 宣城 亳州 黄山
蚌埠 淮南 马鞍山 淮北 宿州 池州 铜陵 滁州
精彩视频
本网独家
新闻专题 | 2013 2012 2011
安徽广播网"听见"大型采访专题 第一书记在乡村 月圆中秋 人圆月下 2014中秋 云南鲁甸6.5级地震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 第23个税收宣传月 落实“三严三实” 安徽广播网2014新春走基层专题
安徽新闻 | 更多
阅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