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动感之城” 黄山“跑”出精彩
11月19日,2014年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暨第十届黄山国际登山大会在黄山风景区开幕,来自俄罗斯、美国、英国等50个国家以及国内11个省市的3600名选手参赛。而3天前,为期1个月的首届徽州国际乡村慢步大会在黄山市徽州区拉开帷幕。
放眼黄山,各类运动休闲活动正日益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众多游客积极参与的旅游新业态。
品牌赛事:延伸体育旅游消费链
10月18日,为期5天的全国游泳锦标赛在黄山市落幕。这次比赛是今年仁川亚运会后我国最高水平的游泳赛事,共有来自全国的26支代表队372名运动员参赛,奥运冠军孙杨和仰泳名将徐嘉余、女蛙选手史婧琳均个人夺得3金,亚运会“四金王”宁泽涛则以47秒65的成绩刷新自己前不久在仁川亚运会创造的男子100米自由泳亚洲纪录。
“游泳全锦赛参赛运动员、教练员、裁判以及媒体记者超过千人,加上运动员亲友观摩团、前来观看比赛的全国各地游泳爱好者,有数万人参与和观摩了这次赛事活动。 ”黄山市旅游部门负责人介绍,打造品牌体育赛事是该市加快体育与旅游深度结合、促进旅游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围绕品牌赛事,旅游和体育等部门通力合作,编制专项旅游线路,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体推介营销,组织徽州民俗展演、体育运动产品展销等系列活动,不仅将丰富多元的自然、人文、生态等旅游景观展现给中外选手,还延伸了集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购物于一体的旅游消费链,使体育旅游成为黄山市全新的休闲方式和消费热点之一。
据了解,近5年来,黄山市承办了中国武术职业联赛、全国龙舟邀请赛、“环黄山”国际公路自行车公开赛、全国竞走大奖赛暨世界杯选拔赛、亚洲青年摔跤锦标赛、全国青年击剑锦标赛、中国羽毛球俱乐部甲级联赛、全国皮划艇冠军赛等10多项体育大赛,其中许多赛事连续举办至今。此外,该市还采取政府支持、项目示范、企业投资、市场化运作等方式,“自主研发”了国际攀岩节、国际健走节、国际山地车节、齐云山滑翔赛和太平湖国际铁人三项赛等颇具影响的一批品牌赛事。
黄山市分管领导告诉记者,5年来,该市通过举办一系列国际国内品牌赛事,先后吸引60多个国家和地区4万多名选手参赛,每年前来观看比赛、游览的国内外游客逾50万人次,创造活动推广、宣传报道、旅游消费等综合效益6亿余元,并获取“中国新锐城市”“全国十大体育营销城市”“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奖”等殊荣。
户外运动:打造大众休闲新业态
10月25日,以“论道齐云山、养生户外行”为主题的首届中国(黄山)户外评奖大会暨齐云山国际养生徒步大会,在全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的齐云山举行,来自13个国家和我国23省市的9800多名户外运动爱好者,经登封古桥和九里十三亭霞客古道徒步登山。
市旅委的同志介绍,户外运动正成为黄山市最具特色的大众休闲旅游新业态。仅10月份以来,该市就先后举办了新安江龙舟赛、徽州古城首届帐篷节、第五届黟县徒步露营大会、东黄山箬岭古道徒步健走邀请赛、太平湖自行车环湖骑行活动、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徽州国际乡村慢步大会等多项活动,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户外运动爱好者踊跃参与。
2009年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全国全民健身户外活动营地”的黟县,在全省最早致力打造并形成品牌的户外运动基地。目前,该县已建成占地30亩的文体科普中心、999米的屏山国际山地车体验赛道、10公里打鼓岭山地车体验赛道、22公里的宏村山地车业余赛道、5公里的西递山地车专业赛道。县体育局负责人介绍,去年,全省首条登山健身步道在黟县开建,成为继浙江、甘肃、山西、广西等之后,我国第九条适合开展登山徒步、露营、野外生存、山地自行车等经典户外运动的国家级登山健身步道,目前登山步道管理总部以及宏村秀里、奇墅湖、龙池湾、美溪打鼓岭、柯村苏维埃等5个徒步露营地已建成开放,另外4个徒步露营地正在建设中。
坐落在黄山区的东黄山户外运动拓展基地,将知青文化、海派文化、徽文化有机融合,是国内首批园林式拓展训练基地之一,可开展高空、低空、攀岩等几十个拓展项目以及古道徒步、峡谷漂流、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真人CS野战等户外运动项目,近年来先后举办了国内乒乓球赛、羽毛球赛和汽车越野拉力赛等一系列赛事活动。据了解,黄山市还依托新安江、太平湖等水域,着力打造水上运动基地。其中,新安江重点发展划船、赛艇、水球、摩托艇、龙舟等水上运动和竞赛表演,以及环新安江运动休闲项目;太平湖将建设环湖健身绿道、露营基地等,建成集水上运动训练、竞赛、高尔夫、健走为一体的体育产业基地。
全民健身:倡导绿色运动新生活
在黄山市中心城区,美丽的新安江穿城而下,两岸的滨江景观带成为市民和游客运动休闲的好去处。据了解,新安江两岸的城市健身绿道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一期规划长度约30公里,路面宽度为1-1.5米,建设内容包括慢行道、健身器械、运动场地设施、生态环境等硬环境和服务管理系统、体育文化活动组织等软环境。
把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标准,并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是黄山市应对新形势采取的新举措。该市已决定,以群众体育为根本,以竞技体育为核心,以体育经济为支撑,以场馆建设为基础,加快构建黄山特色的全民健身公共体系,明确把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
2011年,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以黄山、九华山、天柱山和太平湖等山水生态资源和旅游配套基础设施为依托,建设皖南体育旅游休闲产业集聚区,重点发展体育旅游、户外运动休闲、体育赛事、健身养生等产业”,此后,黄山市作为全省唯一的首批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市,将打造体育品牌赛事、建设户外运动基地列为重点工程和重点工作加以推进,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市体育局负责人介绍,近5年来,全市先后投入资金近2亿元,着力提升体育公共服务能力,相继建成城市游泳馆、全民健身馆、市民健身中心广场、体育公园等群众健身体育设施,组建了近4000人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形成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网络,人均体育场地达1.5平方米以上,居全省首位。
“竞技体育赛事与大众体育运动同步发展,是黄山市打造‘运动之城’的最大特色,也是该市发展体育旅游休闲产业的强力支撑。 ”黄山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王有青认为,体育产业是生活方式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数据显示,在欧美,50%以上休闲旅游都是体育旅游;体育旅游的从属业态也越来越丰富,涵盖了体育影视、体育表演、户外运动、体育养生等。
在新安江畔的黄山世纪广场,每当华灯初上,数千名市民在这里翩翩起舞。“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更重视健身和养生。 ”市民李女士说,她以前都是打牌逛街打发业余时间,现在晚上跳跳广场舞,周末与朋友一起去爬爬山、走古道,生活充实了,身体也更好了。(吴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