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丝路,皖企出海通世界

14.02.2019  11:42

  丝路兴,天下通。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安徽企业积极响应、深度参与,加快在沿线地区进行产业投资和市场布局,形成了以产业联盟企业为主力,大型国有企业为龙头、相关企业参与的“抱团出海”基本态势。  2018年,皖企在沿线市场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59个,合同额29.4亿美元,增长210%;完成营业额16.2亿美元,同比增长20.8%;对沿线14个国家投资1.9亿美元,同比增长1.1倍。

    “海螺刷新了外资企业在老挝建设水泥厂的纪录”

  加快产能合作,打造皖企出海硬实力

  1月的中南半岛,正值旱季和雨季的交替时节,气候宜人。从老挝的琅勃拉邦市区出发,向着东北方向,沿着崎岖山路,驱车近一个小时,就来到了坐落于巍巍群山之中的琅勃拉邦海螺水泥有限公司。“这是海螺集团在老挝投资建设的首个项目,也是老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水泥企业,今年3月生产设备可以进场安装,明年一季度点火投产,预计日产熟料2500吨,年产水泥110万吨。”公司副总经理冯平友告诉记者。

  从报批报建到规划选址,再到施工准备、人财物调度,海外投资建厂可谓千头万绪。海螺依靠多年的海外建设经验,以及自身不懈努力,只花了10个月就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任务,一座现代化工厂初具雏形。  “之前,外资企业投资建设一条水泥生产线通常需要几年时间。海螺刷新了外资企业在老挝建设水泥厂的纪录。  ”冯平友说。

  随着中老经济走廊成为中国老挝共建“一带一路”的新蓝图,海螺水泥在基础设施领域迎来巨大市场机遇。  “目前,在老挝,进口水泥占到市场的一半份额,特别是高端水泥长期依赖进口,且价格长期居高,品质和服务难以保障。  ”琅勃拉邦海螺水泥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深成说,琅勃拉邦项目投产后,不仅能满足老挝各种工程建设需要,还能帮助老挝在高端水泥上替代进口,促进水泥价格回落,降低投资建设成本和百姓负担。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安徽企业扬帆出海,共同绘好精谨细腻的“工笔画”。  “丰原集团自2006年起布局海外业务,现已在美国洛杉矶及新泽西、法国巴黎、比利时安特卫普、巴西圣卡塔琳娜建立五个全球仓储物流销售公司,并在巴西南马州、匈牙利索尔诺克市、泰国巴真府三地建设了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礼平说。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如今的老挝,安徽人的身影经常可见。海螺水泥、四创电子、江淮汽车和安徽建工……一大批优秀安徽企业在这里投资兴业。“安徽人已成为在老挝的第二大中国人群。”老中“一带一路”合作论坛秘书长吴兴华来自合肥,在老挝已经打拼了15年。  “老挝人民特别希望更多安徽企业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经验带到老挝,帮助他们快速发展。  ”

   “在国际化进程中,掌握技术话语权和品牌建设至关重要”

  做强品牌技术,提升皖企出海竞争力

  老挝首都万象,属于典型的热带气候。  2015年5月,王深成来到这里,负责海螺在万象和琅勃拉邦的两个项目建设。  “2个项目建成投产后,我们在老挝的水泥年产能可达660万吨,在2020年前再投资1到2个项目,完成在老挝的市场布局。”他告诉记者,届时,海螺集团在中南半岛将形成完整的水泥及熟料生产产业链体系,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打铁还需自身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自身在产品、技术和品牌等领域拥有过硬本领。“我们投资的2个项目将全部配备余热发电设备,这在老挝的水泥企业中还是第一家。  ”王深成说,海螺水泥的生产工艺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垃圾处理、余热发电等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从某种程度上说,海螺已在老挝余热发电装备的标准制定上占据了制高点,这为中国标准‘走出去’提供了有益借鉴。  ”

  凭借强大的投资、技术和品牌优势,海螺受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市场的青睐。

  “得益于海螺的良好口碑,中老铁路、万万高速以及其他一些重大的水电项目都跟我们联系,希望在老挝采购海螺水泥。”王深成自豪地说,下一步,将带动更多安徽乃至中国的先进技术、装备和管理制度走出去,更好地将安徽制造、安徽品牌在海外市场发扬光大。

  “在国际化进程中,掌握技术话语权和品牌建设至关重要。”安徽万朗磁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时乾中说,去年3月联合中韩两国在制冷行业具有技术优势的11家企业打造了制冷行业供应商生态圈,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并努力将其打造成一个技术认证商标,为中国家电走出去提供有力的供应链支持。

  今年,安徽仍将扎实推进“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围绕德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印度、印尼等目标国,在先进装备制造、基础设施、建筑材料、农业综合开发等领域加强投资合作,集中力量深度拓展。  ”省商务厅厅长张箭说,抢抓国家六大国际合作走廊建设机遇,发挥我省建筑安装、工程承包、水利道路建设等方面的国际竞争优势,大力支持有实力的路桥、房建、水电、冶炼等企业参与沿线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装备制造、家电电子、钢铁有色、建筑建材、能源等优势产能参与国际产能合作。

   “欢迎中国企业的到来,帮我们建设新的帕梁村”

  夯实民意基础,厚植皖企出海生命力

  合作互鉴,以心相交。安徽企业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积极与沿线各国民众交流合作,为海外长久发展夯实民意基础,筑牢社会根基。

  王深成介绍,海螺在老挝投资的同时,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当地的环保、助学、扶贫等公益活动,树立了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赢得了当地政府、社会和民众的认可和支持。  “老挝急需像海螺水泥这样具备先进生产工艺的现代化企业,来促进本地水泥产业发展。  ”老挝国家计划投资部部长苏潘·乔米塞表示。

  随着一张张海外规划蓝图转化为现实,安徽企业不仅大大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也给“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去看得见的实惠。  “中国公司管理精细、技术先进,在这里工作能学到很多东西,这是一份别人羡慕的工作。”琅勃拉邦海螺的老挝籍员工段曦告诉记者。

  在琅勃拉邦帕梁村,海螺的到来,让当地居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他们修桥修路,还给村里盖了移民安置房,我们即将从低矮简陋的棚房,搬进宽敞明亮的大房子。  ”帕梁村村长占塔玛尼欣喜地告诉记者,海螺还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村里有不少人在海螺上班,收入比过去多多了,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我们欢迎中国企业到来,帮我们建设新的帕梁村”。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情千差万别,简单复制国内的企业文化和工作方式根本行不通。  “必须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习俗,学习当地知识,雇佣当地员工,融入当地文化生活,才能站稳脚跟。”时乾中表示,万朗海外工厂不仅任用一定比例的当地人员担任核心管理者,还要求中方管理人员学习当地语言和文化,拉近与海外员工“心距离”,增强他们对万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民心相通不仅仅是企业在公益和社会责任上的付出,还有文化上的沟通。在新加坡,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嫁接文化走出去“新丝路”,打造了“来买网”海外电商平台。“自2014年上线以来,‘来买网’得到当地消费者普遍认可,累计销售额1000多万元,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简体中文图书线上平台,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渠道。  ”平台负责人程惟说,越来越多的皖版以及众多中文图书,通过“来买网”销售出去,把中华文化和徽文化送出国门,将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和安徽故事传播海外。(记者  鲍亮亮)

[ 编辑:关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