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酝酿公租房房源新政 市民存量房可变公租房
地处郊区的公租房住起来不方便,中心城区建公租房却又面临土地有限的情况。对于这个问题,合肥正在酝酿破解。合肥市房产部门近日发布的《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指导意见》中,市民多余的住宅有望统一收编,纳入公租房房源。
新政
存量房变公租房
公租房需求量大的问题,合肥的解决之道已经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合肥已实现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今年年内,包括花园大道公租房在内的2000套市本级公租房将有望交付。
虽然相关部门已经考虑到配套便利性,但记者发现,这些项目还是大多数距离市中心较远。
根据此次文件透露,合肥市正在研究从租赁市场筹集公共租赁住房的方法和途径。
按照要求,各县(市)房产部门、各区(开发区)住建部门,要根据辖区住房保障需求,积极探索、研究通过购买、置换等方式,把合适作为公共租赁住房或经过改造符合公共租赁租房条件的存量住房,转为公共租赁住房的方法和途径。条件成熟的地区可以先行开展此项工作试点。
探访
对新政房主态度不一
不过,记者了解到,此前,上海等地已试点代租居民存量房用于公租房。而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公租房面积要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目前,合肥房地产市场80平方米以上的户型占主导地位, 6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房源并没有太多。
对于这样的新政,房主们的态度并不一致。
市民林先生手头有套40平方米的小公寓用于出租,而他那栋楼的业主,大多都是买来用作投资,如果将房源统一给政府打理,他觉得会比较省心也比较可靠。但也有市民则表示,“如果交给政府租赁管理,是不是意味着必须缴纳房屋租赁税费,如果那样,收益就会缩水了。”
建议
配套政策要跟上
“通过购买、置换等方式把民房变成公租房,是一个我国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一个新的做法,是个试验,是好的方向,有利于整个国家安居工程建设。”这种方式合肥以前没有试验过,合肥学院房地产研究所副所长凌斌认为,通过这种试验,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市场与行政两者关系划分”。
凌斌告诉记者:“按照新加坡的经验,他们的地方发展局负责建设和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需要专业技术,比方说需要懂图纸、结构、分配,同时调查、搭配相应制度,要设置得非常完整,尤其是懂技术懂图纸。如果通过我们中间部门本身来安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廉租房、公租房或棚户区改造这方面是不合理的。现在,就是开发企业根据自身的优势,盖好房以后,按照一定价格卖给住建部门,住建部门再将它作为廉租房、公租房,或者拿去做棚户区改造。”
凌斌认为,现在有市场与行政分离的要求,另外,资金紧张情况下,我们建设了保障房,也有很多人需要保障房,但是,往往出现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的问题。“根据这种问题,政府可以根据区域需求量,在区域建设满足需求量的房子。从而实现,众有所居目标。”
“对于住有所居的目标,是要求全省在2020年以前,保障房覆盖面达到23%。如果通过回购、租用、建设公租房、廉租房的形式,合肥有望达到覆盖23%的服务范围,让省内23%的中低收入者住有所居。而合肥市人相对富裕,所以可能达到22%。通过实现目标,真正地惠及民生。”凌斌认为,如果政府可以在更加方便的地段买下市民愿意出手的存量房,买后以低租金配置给受保障家庭,是发展的好方向,值得试验。
“所以,无论是购买或是置换,如果收编居民手中闲置或是租赁的存量房,不仅可以扩大公租房供应量,还能让公租房的地理位置更加优化。”凌斌说。
对此政策,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把存量房转为公租房,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尝试,但后期的细化配套政策要跟上。出于其保障性质,公租房的租金价格都是按照“略低于市场租金”的原则制定。如果将居民的存量房纳入公租房房源,应当保证房主的经济利益不受到损失。这样也就意味着,政府必须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补贴“租金差价”,政府财政支出将面临一定压力。
此外,租金制定、房屋安全性鉴定和准入退出机制等问题,也需要制定专门的政策进行规范,这也非常考验政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