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青年报》整版专题报道我校资助育人、勤工助学工作

07.03.2016  16:36
《安徽青年报》整版专题报道我校资助育人、勤工助学工作 - 安庆师范学院
来源: 210.45.168.2

  (编者按:近期,党委宣传部组织学生记者采写多篇励志大学生成长成才稿件。3月4日,《安徽青年报》推出“安庆师范学院学生资助工作”专题,整版报道我校资助育人、勤工助学工作。此外,同日的《安徽青年报》还刊登了《安庆师范学院291名学生踏上支教征程》,报道我校新学期顶岗支教新闻。)

多措并举 践行资助育人

  自2007年建立新资助政策体系以来,学校坚持“真情助学,和谐育人”的工作理念,在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形成了学生资助工作的鲜明亮点。多年来,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在大力推动资助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管理的同时,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力争为学生提供温馨服务,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走访中搭建实习就业平台,为学生提供温馨服务。学校自2009年开展走访工作以来,一直把走访困难学生家庭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和重点工作。连续多年,利用暑期开展“万里大走访”活动。继2014年走访广西、四川、山东、内蒙古等七个省、自治区,2015年走访黑龙江、海南、山西等七个省后,实现了对所有有贫困生的省外地区的全覆盖走访。学校暑期走访工作受到社会媒体关注,2015年,《中国青年报》的《互联网时代,还需要家访吗》、《安徽日报》的《“绿色通道”铺到贫困生家门口》进行了深入报道。走访中积极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争为困难学生提供最温馨的服务。比如海南省走访组在调研期间,接到受访学生反映,在海南省实习、就业困难。走访组通过多方联系,先后与海南省多家媒体单位进行洽谈,积极拓展新闻学专业实习就业基地,为海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拓实习、就业市场。  
  强化宣传教育,践行资助育人。学校抓住招生录取、新生入学、奖助学金评审和毕业生离校等有利时机,扎实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工作,宣传活动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突出育人效果。通过寄发宣传材料、开通资助热线、开展政策宣讲主题班会、开展优秀学生成长报告会等形式集中加强政策宣传,覆盖全校17个学院全部新生班,保证学生了解我省民生工程学生资助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在毕业生离校阶段,以“砥砺诚信品格,扬帆诚信人生”为主题,开展诚信教育宣传月活动。各学院结合专业特色,主动创新宣传形式,通过优秀典型经验交流会、“诚信修身 践行三修”主题书法比赛、观看诚信主题影片、困难学生爱心义卖、诚信微博宣传等形式,有效地开展特色宣传教育活动。
  多年来,学校坚持资助服务与“四成”教育相结合,工作理念创新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经济帮扶、精神培育与能力拓展相结合,深入开展感恩教育、诚信教育和励志教育,使受助学生能力得到全面提升,育人效果突出。  2015年,1462名受助毕业生中有262人考取硕士研究生,考研率达18%;1462名受助毕业生全部顺利毕业,毕业率达100%;受助学生获得国家级表彰21人,获得省级表彰70人。学生童遥的先进事迹入选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编的《希望——2013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学生陆灿、刘璟、刘继良获安徽省第一届、第二届“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典型”荣誉称号。学校资助工作连续多年在省教育厅组织的民生工程绩效考核中获得优秀。

尹兰:腼腆的“比赛达人

  初次看见尹兰,她浅浅一笑,手不自觉地一直摆弄面前的杯子,略有一丝局促和紧张。她是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2013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就是这个有些腼腆和内向的女生,在数学建模的各项比赛中,可一点也不“腼腆”。
  大三的她已经参加过六次数学建模比赛,连续两年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五一数学建模比赛中获奖。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两次获专业一等奖学金,以及第七届校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我喜欢参加比赛,错过会觉得很可惜”。课本上学到的东西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更快地成长。到目前为止,尹兰已经参加了六次数学建模比赛,并开始准备即将到来的比赛。“比赛时的紧张和专注,能让我觉得很充实,带给我不断前进的动力。”尹兰说。
  正是因为这种热爱,大一的时候,尹兰就自己组队参加数学建模比赛。“那时,我们都不懂,连材料都不知道去哪里找。”尹兰说,“机房很热,一分一秒地抢时间。”面对各种困难,尹兰和她的队友没有退缩,咨询有经验的学长、学姐,老师提供帮助,最终不仅完成了比赛,获得三等奖的成绩。这次比赛给尹兰很大的鼓舞,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每次有比赛,尹兰都会参加。参加建模比赛,在比赛的三天两夜里,基本上都不能好好睡个觉,她甚至有熬夜到早上7时,然后8时继续上课的经历。
  最近的一次建模比赛是三年举办一次的全国电工杯建模比赛,尹兰跃跃欲试想要参加。但正值外语六级考试准备阶段,其他两位队友都不想参加,尹兰极力说服队友,因为她觉得这个比赛三年一届,错过了就不会再有了。尹兰担任队长,选题时就遇到难题,题量是以前比赛的三倍。加上机房的电脑不够用,只好带电脑去教学楼找教室查资料,通宵熬夜到早上7时,吃了早餐就去上课。付出了辛苦和汗水,这次却没有获奖。“没有获奖对于我来说没什么关系,我还是会继续参加的。但对我的队友觉得愧疚,毕竟这次比赛是我执意要参加的。”尹兰说。
  团结、坚持和耐心是尹兰在比赛中总结的秘诀。
  在斩获各类建模奖项的同时,尹兰也是同学眼里不折不扣的“学霸”。“尹兰对专业课、数学建模等知识都非常肯下功夫学习,很踏实。”尹兰的同学张理成说。尹兰眼中的自己却是一个“很没有自信”的人,“我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只有踏踏实实学习,努力提升,不能退步。”尹兰说。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尹兰告诉记者,这是她最喜欢的一句话。初中时,由于填志愿时的失误,与心仪的学校失之交臂,情绪低落的她听到舅舅的安慰:“不论在哪里读书,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舅舅的鼓励和支持下,尹兰更加勤奋和努力。(学生记者 储晶晶)

王霜霜:让大学没有遗憾

  “我做事情很少会怀着很强的目的性和功利性。不浮躁,不要急,踏踏实实,尽全力去完成每一件事。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回顾自己三年多来的大学生活,王霜霜提到最多的还是戒骄戒躁,踏踏实实。她说,这些看上去简单的行为准则,自己已经坚持了快四年。
  “我得感谢话剧社,它为我打开了大学里的第一扇门。刚上大学时茫然四顾,不知所措,只能靠看书来缓解自己的压力。是话剧让我在大学里第一次踏踏实实地准备一件事情”。三年多后,当王霜霜回忆起自己刚进大学的日子时,这位传媒学院新闻专业优秀学生第一个想要感谢的却是话剧带给她的帮助。
  “第一次排话剧的日子让我十分怀念,这段时间让我的心静了下来,可以踏实地为一个单纯的目标而努力。一进大学就迅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我得感谢话剧社。我是一个只要找到了方向就会不断向前探索的人。对话剧是这样,对大学生活更是这样。”王霜霜说。
  充分的阅读和精彩的话剧,让王霜霜在大学伊始的生活中就变得丰富和充实。作为新闻专业学生,她更是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大放异彩。大一下学期,王霜霜通过考核,进入到了安庆师范学院校记者团。“记者团是我大学生涯中呆过的最重要的团体,我学到了很多,不仅仅是如何去做一个校园记者,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在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时可以沉着冷静、戒骄戒躁”。对于王霜霜来说,刚进记者团的日子是难忘的,更是充满挑战的。
  “因为自己初来乍到,水平有限,可能有些时候没有那么多的写稿机会。写稿能力提高得很慢。但是我没有着急。我一直觉得着急解决不了任何事情,在没有稿子写的时候,我经常会去研究学长、学姐们的稿子,通过对比从自己的身上找问题,水平慢慢地有所提升了”。随着自身水平的进步,王霜霜的写稿数量不断增加。在记者团的日子里,王霜霜采写了多篇优秀新闻稿,其中两篇更是获中国晚报级最高奖赵超构新闻奖二等奖、安徽省高校好新闻通讯类一等奖。
  面对个人成绩,王霜霜十分从容淡定。她表示,自己只是尽全力去写好每一篇稿件。“我并没有强求我写的每篇稿件都可以发表,我只是踏踏实实地去完成我的任务。只要稿件作者那栏有我的名字,我就要对它负责,对稿件负责”。
  转眼间,王霜霜已经大四了。上大学以来,无论是实践还是学习,她踏踏实实的把该做的事情都做了,尽可能得让大学生活不留遗憾。(学生记者 钱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