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 我快乐
我工作 我快乐
安徽省援疆医生、皮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 张莉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上午好,我叫张莉亚,来自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是一位妇产科医生。今天非常荣幸能参加省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105周年表彰大会,并作为省三八红旗手代表发言!
1993年,我从安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分配到芜湖二院妇产科工作。时间过得真快,我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已经20多年了。这20多年里,我感受最多的是快乐:挽救生命的快乐,迎接新生命的快乐, 担当责任不辱使命的快乐。这20多年里,我不知在医院度过了多少个日日夜夜,手机24小时开机,随喊随到。每到半夜三更手机铃声骤然响起,那一刻,铃声就是命令,就是责任,就是危重患者等待着我的“冲锋号”。
2014年8月,我积极响应中组部、卫计委的号召,奔赴南疆最艰苦的和田地区皮山县人民医院开展对口援疆医疗,担任安徽援疆医疗队皮山支医队队长,带领医疗队一行9人在皮山县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工作。我和队员们克服工作条件恶劣、生活条件艰苦以及语言不通等实际困难,忍受着远离家乡、远离亲人的煎熬,冒着南疆社会环境形势严峻的压力,把皮山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在工作中,我要求自己做到率先垂范,审时度势,充分沟通,大胆开展工作,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及自身特点,从点滴做起,从每天的查房指导做起。
记得刚到科室去查房的时候,最让我难以适应的,不是医院条件设施的简陋,而是整个病区中弥漫的特有异味,那异味,到现在想起来胃里都会有不舒服的感觉。更让我们深深苦闷的是语言交流的极大障碍,当地的维族群众几乎不懂汉语,很难跟我们交流。那时候,你就觉得纵然有浑身的能耐,也无法施展。很快我又发现,接触处理的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远远超过我们内地,很多病危的患者因为当地医疗条件限制,得不到有效地治疗。产科至少有1/3的剖宫产患者切口是裂开需要二次缝合的,还有更多的危重患者因为当地医疗技术水平有限只能转走。而在南疆,地广人稀,一片荒凉,县和市之间的最短距离车程时间都要3到4个小时,像产后大出血这样妇产科常见的危重病人,有的因经济原因不得不放弃转院,有的在转院途中就眼睁睁看着年轻的生命慢慢消失……记得初到医院,我参加妇产科上半年发生的三例孕妇死亡病例讨论时,我哭了,因为我从医21年,一共才遇到过3例孕妇死亡,而在这里半年就3个,区别太大,震撼太大,确实需要我们去帮助她们,我觉得自己肩上要扛起的责任太大。
县医院的医疗水平与内地同等级医院无法相比,受设施、条件、人员、技术的限制,一些并不是很复杂的手术在这里都会让人束手无策。为了改变现状,我们医疗队的每位成员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援疆的日子里,无论白天黑夜,我和队员们都是随喊随到,积极参与医院疑难危重患者、重大车祸及当地暴恐事件受伤人员的救治,医疗队抢救工作井然有序,处事不乱,技术娴熟,应对得当,应急能力强,最大程度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且做到了安全转诊。对县医院的医生,从手术到日常门诊,医疗队员们手把手带,一点点培训补课。这半年,对我们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忙碌,也前所未有的充实,带来的改变更让大家体会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因为在这里我们开展了太多的“首例”手术,为皮山的医疗留下精彩一笔。
2014年9月10日是皮山县人民医院妇产科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我们妇产科成功完成首例妇科微创腹腔镜手术。这是一位需急诊手术又无法转诊的宫外孕患者,入院时患者腹腔内出血已超过1000ml,血压下降,时间紧迫,病患生命体征不平稳,而且医院没有应急的备血。时间就是生命,考虑到患者有再次生育的迫切要求,我决定立即采用对患者最为有利的腹腔镜微创手术和自体血回输的治疗方案,这种手术方案在当地从未实施过。科室在慎重讨论后,决定采纳我的意见。最终手术一切顺利,自体血回输后患者恢复良好,三日痊愈出院,手术取得圆满成功。首战告捷,让患者及其家人乃至当地医务人员都惊叹于微创手术的“神奇”。就这样一点一点,我们安徽援疆医疗队的高超技术水平和认真态度赢得当地群众的认可和赞赏,隔膜逐渐消融,接触和理解不断加深,医疗队的工作热情愈发高涨,微创手术数量不断攀升。
没多久,又一个新挑战到来了 。10月25日,皮山县人民医院接诊了一位很特别的患者赛特尔汗,因“腹痛、盆腔包块”已在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佳。和田地区医院已收住入院,要求其再次进腹手术治疗。而42岁的患者已有三次进腹手术的病史,对第四次进腹手术充满恐惧。赛特尔汗的姐姐在皮山县人民医院检验科工作,亲眼见到安徽援疆医疗工作者们的认真劲儿和精湛技术,特别是看到皮山县医院在我的带领下,已开展了大量腹腔镜微创手术,而且无一例失败,患者术后都恢复得很好。经过家人的慎重考虑,决定将患者从和田地区医院转回皮山县人民医院,接受安徽援疆专家的腹腔镜微创手术。
对于患者及家人沉甸甸的信任,我也曾犹豫过,这个手术在内地对我而言也不算简单,在皮山县医院开展所面临的不仅是器械上的不足,更需要的是手术团队和麻醉科的配合。而这例手术是首例,团队经验缺乏。我自然知道,这台手术有着多么大的风险,但我相信自己的实力,有风险但更是机会。援疆医疗已到第四年了,微创手术一直没有人敢于去起步,又如何去推进,如何去进步呢,思前想后我决定——“做!”
10月29日,我带领皮山县人民医院妇科医生们,经过近两个小时的手术,成功分离了广泛的盆腔粘连,完整剥除了盆腔的包块,几乎无出血。那天的手术室也成了最佳的教学课堂,我给在场的妇科医生们上了最生动的一课,当地的维族医生深切感受到了与内地医疗技术的巨大差异。这次困难手术的成功也极大的激励着我们,整个外科团队层出不穷的开展起各项外科手术。
就这样,在援疆医疗队的悉心指导下,皮山县人民医院的外科诊疗水平及急救抢救的能力大幅度提升。目前越来越多危急重症在各科室都能得到有效地救治,越来越多的患者信任安徽专家,愿意留在皮山就诊,接受我们的治疗。短短的4个多月,在原有的设备及器械没有增加的情况下,我们完成了23项新技术新项目,填补了皮山县医院的多项外科手术技术项目空白。这是皮山县人民医院的骄傲,是我们的骄傲,更是安徽医疗队的骄傲。我们医疗队要用自己的“传、帮、带”在皮山县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安徽医疗队。
光阴荏苒,岁月匆匆,充满挑战的工作让时间过得飞快,我们的援疆任务已完成过半,多少生命在我们的手中拯救,多少欢笑在我们的身旁永驻,多少回忆在我们的脑海中荡漾。我是一名医生,我是一名援疆医生,我们正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传播着人类最伟大的情怀,我们是维护民族团结的白衣天使。我快乐,是因为我职业的神圣,我自豪,是因为我使命的崇高。